2021年4月,博士后出站不久的朱泽策入职了新高校,仅半年多就晋升为教授。
武汉纺织大学近日公布了2021年新晋教授名单,24人中有8人是破格晋升。这是该校探索绿色晋升通道制度的第四年,朱泽策就是受益者之一。
此前,他在武汉一所“双一流”高校做博士后。因满足获批国家自然app基金面上项目等条件,他在入职武汉纺织大学的第一年,就破格晋升教授。
朱泽策在接受《明升中国app报》采访时坦言,起初对晋升教授并没有报太大希望,“博士后在入校时就能评教授,以前更多听说的是海外人才,国内的学者很少。”
武汉纺织大学人事处处长高建勋说,以前的职称评聘条件非常具体,比如什么级别的刊物发文多少篇,任职多少年,“这些量化的指标导致某方面很突出的青年教师无法晋升。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想引导教师把擅长的领域做好。”
武汉纺织大学所探索的职称评审改革,主旨是为业绩成果特别突出的学者设置绿色通道,完善分类评价标准,是一场“破五唯”的真兵实战。
“只要把擅长的做好,就能晋升”
在武汉的近百所高校中,211大学有7所,985大学有2所,“双一流”高校有7所。这些“标签”,武汉纺织大学一个也没有。
但就在2021年11月,这所学校产生了湖北省第一个省属高校自主培养的院士——徐卫林。作为明升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他还是这所学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
实际上,武汉纺织大学是全国唯一以“纺织”命名的大学,其材料app、明升手机、工程app3个学科进入了ESI全球排名前1%,纺织app与工程被列为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
2021年1月,由徐卫林担任主任的“省部共建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运行。自2008年以来,该实验室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国际技术发明二等奖等诸多荣誉。
嫦娥五号月面展示国旗、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着陆巡视器耐高温弹性密封装置”等重磅科技成果,正是出自徐卫林团队。
武汉纺织大学属于原纺织工业部直属的八所高等院校之一,“很多高校都改名了,我们一直坚守着特色发展的旗帜,围绕纺织明升链解决实际问题 。”高建勋说。
但就是这样一所坚持特色发展的高校,在近10年里,3次申请博士点失败。
高建勋告诉《明升中国app报》,申请博士点需要满足很多指标,科研经费、师生比等等,学科只是一方面,但还要看全校的综合指标,“我们还在继续努力。”
在他们看来,解决学校发展瓶颈的关键是人才,而职称是盘活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多年的人事工作中,高建勋也了解到不少年轻教师的困扰,比如某方面很突出,但因差一篇文章而无法晋升;科研成果已达到教授水平,但仍需熬够年限……
2017年,随着湖北省下放高校职称评审权,武汉纺织大学开始思考如何打破人为障碍,借助职称晋升,盘活人才。2018年,在时任校长彭育园的带领下,该校正式开启绿色晋升通道,该通道兼顾科研型、教学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社会服务推广型四种类型。
“我们想让老师体会到,只要把擅长的做好,就能晋升,而不是过去那样面面俱到;我们要营造不管谁当评委,这个制度放在这儿就是标准的氛围,没有论资排辈。”高建勋说。
值得一提的是,与徐卫林一样,彭育园也是武汉纺织大学的本科毕业生。“他们对母校有很深的情节,希望母校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高建勋说。
下放职称评审权
“你的条件,可以直接申请教授。”
2021年4月,博士后出站不久,朱泽策加入了武汉纺织大学。按照以往对教授晋升的了解,他在评聘时提交了副教授的申请,但学校却建议他直接申请教授。
理由是,朱泽策此前获批了2个国家自然app基金项目,按照绿色晋升通道的要求,仅此一点就能申请教授职位。
在评聘之前,朱泽策没有关注过绿色晋升通道,他只想有个安静的环境做科研。对于学校的提议,他也只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经过学部的答辩后,朱泽策顺利晋升教授。与他同期被引进直接晋升教授的人才,还有三个。
朱泽策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来武汉纺织大学任职,是因为他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他能感受到从他所在的化工学院院长直到校长,都是做实事的人。
余牛也是绿色晋升通道的受益者,不过他不是新引进的人才。2016年他加入武汉纺织大学管理学院,2018年晋升副教授。按照惯例,他至少要再等两年才能评教授。
在2021年评职称时,余牛刚好得到了国家自然app基金面上项目的支持,同样满足绿色晋升通道晋升教授的重要条件。
为了保证更加公平公正,对校内因资历等条件被卡的优秀人才,学校实施了盲审盲评制度,也就是将该学者的成果送到三所同层次高校的三位同学科专家进行盲评,全票通过方可进入学部组评议。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纺织大学将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到各学部,打破“一把尺子”的统一标准,鼓励教师在学部内竞争,学校领导也不得干预学部评审。
余牛还透露说,该制度是双盲形式,学校和评审专家会签订保密协议,也不允许打听。
盲审盲评出结果前,余牛很紧张,也没有抱太大希望,“我觉得破格应该挺难的,绿色晋升通道的制度毕竟一直在探索,中途有变也是可能的,而且同行专业的侧重点也无法把握,除了一点点运气,肯定要看硬功夫。”
在余牛看来,破格提拔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是最大的激励,“让我们能塌下心来做一番事业,让我们感到做事有回报。”
余牛说,很多高校是量化评比,看论文、奖项数量;绿色晋升通道是拿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去评比,只要达到条件,就允许申报,而且每年会随着国家政策及时调整。
就在去年,为保护教学型教师,该制度新增了教学方面的晋升条件,为曾经连续申报6年,还有半年多即将退休的外语学院教师姚范美圆了梦。
高建勋说,教学是教师最本职、最重要的工作,如果教学排名在20%之后,晋升就是一票否决。他透露说,今年会加大力度,将指标提高到30%。
“不能评上教授了就‘躺平’”
“学校改革的目的是盘活人才,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不能评上教授了就‘躺平’。”近年来,余牛经常在开会时听到学校领导类似的讲话。
高建勋说,为了让想干事的人有更高的平台,评上教授的学者还可申报阳光特聘教授、阳光杰出学者。“如果评上教授就‘躺平’,一来考核不过关会有相应的考核制度,二来也不能申报这些高层次人才项目。随着年轻人的不断追赶,‘躺平’的教师也会被推着往前走。”
余牛告诉记者,教师岗位的聘期考核一般以4年为一周期,如果聘期内没有任何进展和成果,也没有特殊原因,学校可能会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例如降级、降低待遇、调离岗位甚至解聘。
在余牛看来,学校在调动青年教师积极性上也做了很多工作,例如新晋教授学术交流会,校外学者讲座交流等等,最让他受益的还是学术氛围。
就在记者采访当天,余牛又碰到了该校阳光杰出学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夏火松来学校指导学生。即将60岁的夏火松始终保持着对科研的热情,还经常帮助青年教师做职业规划,为申请项目提意见,关心他们的发展。
对于这场“破五唯”的真兵实战,高建勋说,“我们要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选拔出来,真搞科研,搞真科研。”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