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张佳星 来源: 发布时间:2022/2/23 9:20:07
选择字号:
吴季委员:太空那么大,可以“想看就去看”

 

虎年元宵节,航天员王亚平一曲《茉莉花》让人们禁不住遥想太空。太空那么大,平凡人能不能也去看看?

在全国政协委员、明升中国app院国家空间app中心研究员吴季的两会提案中,平常人想都不敢想的太空旅游被提了出来。

“未来,去太空的游客还可以享受给家人打电话、通视频的服务。这些在技术上都可以实现了。”2月20日,吴季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提案提出后,国家航天局很重视,专门找他了解过情况,而且组织了座谈。经过分析和论证,国家已经出台政策鼓励支持太空旅游。

2020年5月,吴季将“鼓励和促进太空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写入提案,一年多以后的2022年1月28日,国务院手机版办公室发布的《2021明升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明确将“太空旅游”写入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中。

准确预判发展方向,提案提出后太空旅游成真

两年前,太空旅游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太空旅游的提案会不会有些超前?

“我不认为这个想法超前。”吴季回应科技日报记者,50年前,人类就可以通过app技术登上月球了,但价格昂贵,所以超前与否的本质是成本问题,而今火箭发射的价格已经降低到1/10,成本到了可以发展太空旅游的阶段。

吴季的判断很快被美国白宫的一个决定证实。美国政府宣布将近地轨道的太空旅游向商业公司开放,这一决定成就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等3家公司2021年的太空游“首单”,把真正的游客而不是宇航员送上了太空。

“如果其他国家的太空旅游发展起来了,咱们国家的人想去太空旅游,还要出国排队,别人定多少价格都得接受。”吴季说,“通过对纯民用航天市场进行分析,我发现包括太空旅游在内的新业态可能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空缺,在明升中国当时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由于预判了太空旅游的发展趋势,吴季在提案中提出,应鼓励科普、企业、金融等各个层面参与到太空旅游事业中。

太空旅游不是“富豪兜风”,能实打实促进航天发展

在目前接受预定的太空旅行中,旅行费用几十万至千万美元不等,有的行程只有90分钟。一些务实派人士会产生疑问:这样的旅行看起来只是富豪找乐子,对现实能产生多大的意义?

在吴季看来,太空旅游表面上是一些勇于探险的富人去兜风,但实际上可以带动航天新业态孕育、发芽,并促进航天科技进一步发展和成熟。

航天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高额的投入。吴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而言,航天科技经费的投入跟随国家GDP的增长稳步增长,如果开发了新的市场、形成了新的需求、开辟了新的业态,会有商业公司、资本跟进,对航天工业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形成合力,投入将有可能出现“陡增”。

“近一两年来我也了解到我国有些投资企业、商业航天公司、文化创意领域开始涉足太空旅游了。”吴季表示,在一份提案的带动下,不仅国家给予政策支持和鼓励,一些企业也开始响应,自己感到非常欣慰。

随着太空旅游的成熟,诸如火箭发动机可回收、可重复使用载人舱、高速数据中继、太空资源利用、在月球表面提取燃料等硬核技术问题必然会应需首先被研究和解决。吴季说,有些技术其实已经在逐步开展,未来可形成与太空旅游相呼应的发展势头。

人类走出地球,首先要太空旅游

苏联app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躺在摇篮里。

马斯克发起了火星移民计划,吴季认为人类走出地球的第一步将是月球……无论目的地是哪里,航天事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太空那么大,想看就去看”。

“移民之前一定是先把太空旅游发展起来,因为需要通过旅游把定居时需要的条件配备好。”吴季说,发展太空旅游,就是要从需求端出发,提出马上要布局的一些急需技术,为太空旅游铺好路。

在传统理念中,人类首个地外基地应该像南极考察站一样由政府投入大量经费建设,并用于app考察或者空间研究。吴季则认为,随着太空旅游的发展,或许商业的地外基地或者“旅店”会先建设起来,因为,先建设可以运营的商业性基地将避免国家拨付巨额资金从头建设的困难和阻力。

“未来,太空游客应该包括文学家、艺术家、教师、工人、农民等各种社会身份的人,相信在未来十多年里,会有更多的太空游记、音乐作品、文学和电影作品问世。”吴季说,太空旅游将让人类加速进入太空时代。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