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学历更易中招?“双一流”高校教授坦言曾被导师PUA |
|
自我否定,噩梦,抑郁……“双一流”高校教授张阳回忆其曾被导师PUA的经历时,仍心有余悸。
整整三年,张阳在巨大的精神折磨中煎熬着,丧失自信,常常觉得自己在导师面前,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会,陷入抑郁。
在学术圈,张阳所经历的PUA现象可谓普遍。据2020年Nature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57%的博士后遭受过导师的权力压迫。
那么,师生间的PUA是如何产生的?哪些学生容易被PUA?如何反PUA?为此,《明升中国app报》近日采访了PUA亲历者和心理学专家。
权力压迫
大学毕业后,怀揣科研梦的张阳想要出国深造,在综合学校以及导师的title和学术成果后,他选择了一位导师。
拿到offer时,张阳非常开心,尤其是出国之前,导师对他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并画了一堆“大饼”。
然而仅半年后,张阳意识到自己掉进了PUA的噩梦。这期间,导师经常对他进行羞辱贬损等人身攻击。
渐渐地,原本自信的张阳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我觉得在导师面前,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会,感觉自己很差……”
在他看来,导师是一个“极其”努力的人,同时有极强的控制欲,一旦感到文章成果不够时,他就会不停地Push大家。
除了经常凌晨打电话派活儿,只要学生周末稍有放松,导师就会跑到办公室大发雷霆,“他认为我们应该跟他一样努力,看不得我们休息。”张阳说。
更让张阳闹心的是,自己辛辛苦苦做出的成果,大多被导师“堆”到了他所看重的学生身上,而想发表的论文却一直被压着。
不只是张阳,同组的很多学生都遭遇了如此对待。由于不堪忍受,大家陆续离开了实验室,换了导师。
但张阳总想再忍一忍,等拿到毕业证再说,“在国外换导师的成本很高,如果找不到‘下家’,可能就要‘打包’回国了。”
在巨大的情绪和精神折磨下,张阳经常做噩梦,还感觉患上了抑郁症。
隐忍了三年后,他终于决定破釜沉舟,就算找不到“下家”,也要离开导师。所幸后来还算顺利地换了导师,也换了研究方向。
“换导师后,我感觉舒服多了。”张阳说。
Nature曾对全球7600多名博士后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57%的博士后遭遇了来自导师权力压迫的欺凌。
这里所谓的权力压迫,正是一种典型的PUA。
PUA,原意为“搭讪艺术家”,曾经只是引导男性提升自信和了解社交技巧的方式。随着在现实生活的不断运用,PUA逐渐演变成“精神控制”的代名词。
“导师针对学生的PUA,本质上是一种权力控制,目的是控制对方,为我所用。”北京心安亦心理资深咨询师田斌告诉《明升中国app报》。
置身于PUA处境的学生,除了会失去良好的自我感,怀疑人生之外,还会逐渐自我封闭,扭曲自我认知、放弃自我维护的权利。
这种PUA是有预谋、有套路的吗?
实则不然。田斌表示,很多时候控制别人的人是无意识的,不知道自己在对别人做什么,当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破坏性时,也会感到震惊和可怕。
在张阳看来,自己曾经的导师,就是在无意识地PUA着他。
为何不说“不”?
“容易被PUA的人,往往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李松蔚近日在《圆桌派》节目中这样说。
事实上,媒体近年曝光了多起学生不堪重负,甚至精神崩溃的事件,他们承担了大量与学业无关的体力劳动和情感付出。
奇怪的是,事件中的学生似乎陷入了“无法摆脱”的漩涡。
李松蔚分析称,相信自己的判断是人类的原始本能,而高等教育始终在强调,跳出舒适圈,接受和忍耐让自己感到痛苦的东西。
国内文化环境还有其独特之处。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大概是明升中国师生关系最传统的诠释。
自古以来,我国有尊师重道的儒家文化,并形成了传统师徒制的师承关系。“这种师徒关系,同时也是一种伦理关系,也造成了师生之间的边界模糊。”田斌说。
在这种“师生一家亲”的关系指导下,有的导师会毫无边界感地让学生替自己做很多私人生活中的事情,并认为理所应当。
田斌告诉记者,这个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现象——投射性认同,就是一个人诱导他人以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的行为模式,涉及了对他人行为和情感的操纵。
具体而言,当导师希望学生听从于自己时,便会在各种生活细节中,通过语言、表情、行动等释放相关信息;当学生接收这些信息后,会不知不觉地慢慢呈现出对方希望的样子。
而在此过程中,导师也难以察觉自己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思想与行为束缚。
那么,遭遇PUA的学生为何不拒绝呢?
“容易陷入PUA的,大多是没学会说‘不’,害怕拒绝权威,特别在意别人评价,容易自我怀疑的人。”田斌说。
在她看来,多数人在童年时期和抚育者的互动过程中,可能形成了“我是弱小的,我必须听话,才能有好果子吃”的认知模式。
随着长大,这种心理在面对师长的命令时就会被激活,学生认为自己只能顺从,一旦违背就会有可怕的后果。
其中,不能顺利毕业,就是学生最害怕的后果之一。在某些场景下,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田斌看来,一路以来刻苦读书的学生,尤其是男性,往往更看重自己的聪明才智,认为自己是读书的料,才会不断攻读更高学位。
如果不能顺利毕业,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智力、能力产生怀疑,动摇自己存在的人生价值,甚至感到人生失去意义。
此外,田斌还指出,高学历的人,在象牙塔里待得久,缺乏人情世故的经验,在无法解决复杂的人际关系时,不善于求助,也没有更多的资源来帮助摆脱困境。
“如果长期处于精神控制的折磨,情绪找不到出口,陷入孤立无援的学生最终可能会走向不归路。”田斌说。
控制与反抗的博弈
如何打破权力控制、摆脱精神困境?
田斌提出两个建议。
其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被控制者PUA的时候,对他回复说:“你说什么?请再说一遍?”
“因为控制者不会关心你的感受,只想要自顾自表达,这样的反问可以中断他的控制,让他有时间去想想刚才到底对你说了些什么。”田斌说。
另一个关键,就是保持自由表达的能力,也就是学会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田斌表示,在大家的认识中,控制者是傲慢、有力量、令人害怕的,其实不然,他们的内心往往是空虚和无力的,最害怕的就是遭到被控制者的反抗。
但她也指出,对于从来没有反抗过的学生来说,说“不”是相当艰难的,需要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
“反控制,实际上是一场双方的心智博弈。”田斌说。
对于控制者而言,当接收到学生含有拒绝的信号时,有的可能会反思并自我约束,有的可能会加紧控制,变本加厉。
对于被控制者而言,胜利经验的积累会形成正向反馈,反之可能会让“反抗”意志消亡。
在张阳看来,如果有可替换的资源,也可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尝试申请换导师。
他认为,相信导师的绝对学术权威,以及自身不够自信,是学生被PUA的关键原因。
因此,张阳建议学生应该时常“跳出来”,尤其不能把学位当作唯一出路,要相信自己的潜力和无限可能。
在即将做博士后的李胜看来,学术界与其他行业一样,都普遍存在PUA的现象,学生应该主动跳出象牙塔的“幻想”,不能因此而逃避,要强大内心且敢于争取个人权益。
同时,他也指出,当前我国学术界的人才引进正处于“大浪淘沙”时期,会做科研的人,未必会带团队,应进一步规范人才引进的标准,“不能等损失学生后再回头看。”
在田斌看来,真正要打破PUA,打破权力的不对等,根本上还是要全社会形成并践行尊重他人的平等观念。
(文中张阳、李胜均为化名)
相关资料: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3235-y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