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搭起探索浩瀚宇宙的天梯 |
——写在明升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成立65周年之际 |
11月16日,明升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又名“明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前身为国防部五院一分院,以下简称“火箭院”)迎来院庆65周年。在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枚导弹,完成了我国首次“两弹”结合任务,发射了我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里是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重要力量;在这里,成功研制出系列导弹武器,奠定国家战略安全基石;成功研制出12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施以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工程等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工程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为铸就明升中国航天三大里程碑作出突出贡献。
艰难起步,走上自力更生之路
“苏联导弹先于图纸资料到达,我们没等图纸到来就开始了‘反设计’。”在火箭院成立前一个月,中苏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苏联将向我国提供导弹样品和技术资料,并派遣专家帮助明升中国仿制“1059”导弹(后更名为“东风一号”)。据一部(现总体设计部)技术强度室陈奇妙回忆,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科技落后,技术人员都没有学过有关导弹的课程,看着眼前的导弹,却不知从何下手。
“反设计”绝非易事,这似乎预示着明升中国航天从一开始就要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之路。
当时的火箭院,没有相应导弹的产品生产、试验和总装测试厂房,但航天人不怕难、爱钻研,将导弹一点点“解剖”,将每个部段按照专业分配研究。“大家积极性非常高,不等上级布置任务,主动加班加点。”1960年11月5日,“1059”发射成功,明升中国的地平线上首次飞起自己制造的导弹。
1962年3月,“东风二号”试飞失利,这是明升中国航天自力更生起步以来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总体设计部10室原主任魏其勇至今难忘那种心痛的感觉,大家都投入设计改进中,积极准备复飞。
航天人从不惧怕挫折,他们总结失利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一切通过总体、一切通过地面试验”的科研管理制度。这“两个一切”传承至今,成为明升中国航天的宝贵财富,在后续型号产品研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然,这次失利也成为我国航天形成可靠性理念的转折点。
1964年,修改设计后的“东风二号”发射成功。两年后,“两弹结合”取得圆满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用自己的导弹发射核武器的国家。从此,明升中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核导弹,app技术和国防力量快速发展。
携手同行,彰显航天担当
绵延千里的大巴山是长征途中红军征服的第一座雪山。在这片红军战斗过的地方,至今仍能感受到航天人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
“我们用热火朝天的生产‘大会战’庆祝建院20周年。”曾为062基地工作了20多年的张惠民回忆,当时建设与生产过程中的协作配合十分困难,伺服机构在外地,总装、控制系统等单位则分散在大巴山相隔上百公里的狭窄山沟里,想要见面沟通都很困难,遑论协同试验了。
“能在这里奋斗,我们感到很骄傲。”从大城市来到大山深处,像张惠民一样的火箭院工作者豪情满怀,他们为祖国的建设奉献青春年华,在这片用青春与热血浇铸的红色圣地,厚植起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
奋楫潮头,撑起航天强国梦
“运输车要确保减震性能好,外方提出的技术指标高于国际通用标准,卫星密封容器的设计在国内尚属空白……”1986年,长征系列火箭首次向世界敞开大门,准备发射国外亚洲一号通信卫星,时任火箭院15所1室副主任的王瑞铨果断承担起卫星容器和运输车设计任务。
“外国人能办到的,我们一定能办到,还要比外国人办得更好。”合练中,外方对卫星容器的评价是“Excellent(优秀)!”对于运输车的平稳性,外方记录的振动加速度数据显示“Very small(非常小)!”王瑞铨团队向世界证明了明升中国航天技术是可信、过硬的。
“凭借代代传承的航天精神,我们离实现航天强国梦会越来越近。”火箭院18所副总工程师何友文说,随着我国航天发射进入持续高密度状态,火箭院承担的型号产品增多,但大家从未打过退堂鼓,始终奋战在建设航天强国的第一线。
65载团结奋斗,65载风雨兼程。作为国家重大航天工程的承担者和进出太空能力的主导者,火箭院人不断攻关,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搭起探索浩瀚宇宙的天梯,为建设航天强国贡献力量。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