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年伊始,美国高校陆续进入了新学期。与此同时,新冠病毒变种奥密克戎所带来的新疫情来势凶猛,席卷全美,导致一些高校或推迟开学日期,或暂时改为线上教学。然而,在这种状况下,还是有不少美国高校坚持敞开校门,让学生回到校园进行线下教学。
最近,《美国高等教育纪事》发表了数篇文章,就这些高校坚持开门办学的原委进行了探讨。
适应疫情新常态
新冠大流行已经整整两年,整个世界似乎都处于一个矛盾时期。一方面,世界各地的感染人数与日俱增;另一方面,接种疫苗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在美国,高校的疫苗接种率大概是群体接种率中最高的。从理论上讲,这些人患上新冠肺炎的风险要比接种疫苗之前低很多。那么,再像过去那样封闭校园、减少群聚、避免课堂教学似乎失去了依据。为此,人们提出了新的主张与应对措施。
首先,高校需要改变。不少人认为,时下的这种自相矛盾—— 一方面是令人担忧的病毒传播,另一方面则是人们的健康风险相对降低——实际上意味着到了一个变化的时刻。既然校园群体接种疫苗率高,有广泛的核酸检测、较为完备的防护措施,以及长达两年的应对经验,再度全面转向校园隔离与线上教学,在很多情况下不是让人感到这么做理由不充分,就是让人感到这种“一刀切”的举措不合适。因此,“高校需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应对措施”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其次,要应对“新常态”。不少专家表示,一种“新常态”(New Normal)正在出现,即新冠病毒呈地方性与小范围流行,感染人数较少,造成的危害也相对较少。如此一来,高校为预防师生感染做出的各种措施乃至限制——包括要求佩戴并提供高质量的口罩、对于染病师生实施隔离等——都非常有必要,但无论怎样防止,都依然会有人(包括接种过疫苗者甚至是打过加强针者)感染新冠,而且这种情形今后大概会长期存在,因此应使大多数人逐步适应这种“新常态”。
再次,学生希望回归。在高校中,2019级、2020级与2021级入学的新生大概是受新冠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三届学生。特别是2020级的很多学生到大学校园的日子可能屈指可数。因此,很多大学生希望回到校园,进入课堂,接受面对面的教学与交流。
直面学生心理健康
事实上,新冠疫情对人的伤害远不止于病毒感染。对于大学生而言,心理健康受到的伤害很大,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数据,在疫情大流行期间,高校大学生大都经历了非常严重的心理健康危机。据《波士顿环球时报》报道,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仅在上一学年中,就有三名大一学生自杀身亡,很多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表示了不满。
针对线上教学,摩根州立大学社区健康与政策学院副院长霍金斯说,学生和员工的心理健康应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有些学生在远程学习空间中表现出色,但还有更多学生对此并不适应,并且深感不安。
为此,美国高校的管理人员不得不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可能的严重后果与新冠病毒新变种所带来的现实危害之间权衡利弊。有不少人认为,即便是当下的奥密克戎传播速度很快,感染人员比例很高,但病情却比过去要轻许多。因此,一些管理者呼吁联邦政府以及普罗大众接受当下的“新常态”。正如南佛罗里达大学副校长、也是该校新冠疫情工作组负责人彼得森所说,“我们必须学会忍受这种现状,尽管我们一直希望有结局,但我看不到结局”。
霍金斯也注意到,当下新病例的严重程度和接种疫苗者住院率的数据显示,疫情并没有进一步加重,而现在的校园大都有较高的接种疫苗率以及各种测试和防护手段。彼得森说,新冠疫情很快会像其他传染病一样,它很危险,但不再会大规模地破坏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南佛罗里达大学已经开启了春季学期,学生们也大都返回了校园,宿舍大部分都是满员状态,既有线上课程,也有课题教学,且恢复了大部分校园生活。
在俄亥俄州艾达市,一所小型私立大学——俄亥俄北方大学要求到校园社区的人必须接种疫苗或参加每周的核酸检测,校园生活将按原计划在新学期恢复正常。该校校长说:“自2020年8月以来,我们就一直面对现实,坚持面授课堂。能够安全地做到这一点并维持一个健康的校园,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愿望。”
缅因大学也已全部开放。该校总校校长迈罗伊写信给教职工时说,完全关闭校园并非学校的长期战略。为此,大家都要尽力而为,逐步适应当下的改变,既要坚持个人责任,也要注意灵活多变。
仍要破解三大难题
然而,尽管人们可能需要适应“新常态”,很多高校为此恢复了课堂教学与校园活动,但师生的身心健康依旧是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能否保证他们的明升m88安全也依旧是高校的重大课题。那么,现实状况是否能够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
据专家称,新冠病毒依旧会在美国流行,新的变种病毒也仍将四处传播,但它不会导致过去两年所出现的大规模激增和全社会混乱。伊利诺伊大学的相关研究也发现,当学生回到课堂上课,只要有足够的防护以及先期的疫苗接种,被感染的可能性很小。乔治·华盛顿大学全球健康、运动和营养app系的流行病学家兼助理教授史密斯说,如果社会能够快速、公平地制造和分发疫苗并及时检测和治疗,那么人们与病毒共存的未来就会到来。
话虽如此,但要真的让学生正常回到校园回到课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目前看,至少还有三大难题。
首先难在并无统一的法律要求。在有些州,公立大学在法律上不能强制要求戴口罩或接种疫苗,为此,有些高校只能将防疫政策从防止全员感染调整为更加注重个人化的防护。为了保护整个社区,高校要求每个人都了解社区的集体需要,进而要求个人承担防疫的主体责任,即每个人要对个人的选择负责。彼得森说,必须让每个人都了解自己所处的现实。学校不断提醒人们要经常进行核酸测试,尽量接种疫苗,牢记戴上口罩。
其次难在人们仍在学习如何做好防护。最近,随着奥密克戎变种病例数量的激增,一些大学要求师生在校园内佩戴更具防护性的口罩,以遏制奥密克戎变体的传播。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健康app中心近日宣布决定,要求到校的人员佩戴KN95或N95口罩,因为用于缓解新冠先前变体传播的布口罩和外科口罩在遏制奥密克戎变体的传播方面效果较差。
“由于这种新变种具有前所未有的传播性,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在室内始终佩戴合适的KN95或N95 口罩。”该校领导在一份声明中说。
此外,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也在去年12月宣布了一项类似的政策,要求教职员工和学生,无论疫苗接种状态如何,在室内、校园以及社区成员居多的校外地点都要佩戴KN95口罩或同等产品。
最后难在统一的师生诉求的达成。虽然不少高校恢复了课堂教学与校园活动,但并非所有高校师生都对此持赞同态度。
以俄勒冈大学为例,该校有1400多名研究生的研究生助教联合会曾敦促学校将大多数课程转移到网上,直到当前的新冠疫情病例不再激增为止。1月6日,该校宣布了一项政策,如果班级出现20%或更多与新冠相关的缺勤率,将允许教师将课程转移到网上。即便如此,该份公告仍然强调要尽可能将面对面指导作为最佳行动方案。
当然,尽管现在有高校坚持开门办学,但一旦再度发生大流行,或者当师生员工发生传染疾病时,高校仍然会尽其所能为他们提供居家学习和工作所需的一切,而不是任由他们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本文为国家社会app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我国高等外语教育体系的改革与重构研究”〈项目批准号:21AYY016〉阶段性成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中国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