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发表于《自然-通讯》的一项研究显示,6600万年前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或许迅速丰富了蛇物种的多样性。
虽然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导致地球上约76%的物种消失,但一些脊椎动物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后来反而增加了。不过,此次大灭绝事件对蛇演化的影响一直不太明确。
Nicholas Longrich、Catherine Klein和同事通过整合以下数据,重建了蛇的演化历史。这些数据分别是:115个未灭绝蛇类之间的演化关系、DNA的突变发生率以及已成为化石的和未灭绝的蛇类地理分布。作者发现,只有6个蛇类谱系在大灭绝事件中活了下来,但蛇物种的多样性在大灭绝事件发生时期出现了增加。他们还发现,蛇的体形和大小的范围在大灭绝事件后有所扩大,还包括了非洲巨蟒(Gigantophis)和泰坦巨蟒(Titanoboa)的演化。作者指出,大灭绝事件发生时,包括源于亚洲的蟒蛇和蝰蛇在内的蛇类,以及现今拟珊瑚蛇、细盲蛇、盲蛇在内的蛇类都发生了演化。
作者最后表示,蛇无需频繁摄食的能力加上大灭绝后天敌和捕食者的灭绝,或许是让蛇得以幸存和物种逐渐丰富起来的原因。
相关论文信息:
DOI: 10.1038/s41467-021-25136-y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中国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