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2021年秋季开学季近在咫尺之际,不久前,山东大学对外发布《2021年度山东大学通识核心课程拟立项名单公示》,经评审、公示环节,最终有150门课程入选该校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立项名单。山东大学对外表示,这标志着该校正式迎来通识教育2.0时代。
在我国,通识教育一度是高等教育的 “热词”。然而,近年来各高校却似乎很少再提起。此次山大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提升改造”,在某种程度上也提醒我们,目前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这种不足首先反映在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不佳。某些学校设置的通识课程种类较少、质量不高。尤其在一些工科比较强势的非综合性高校,这一现象表现得更为常见。
从深层原因来说,大学通识课程体系的问题,反映的是大学对于通识教育定位的认识不足——“通”被视为“表面而肤浅”,而“专”则被视为教育的最终目的。相应地,通识课程变成了“科普”课程,而“专业”课程才是学校的重点教学任务。其结果就导致许多大学仅仅以选修形式,对通识教育提出很低的要求,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结果不够重视。
在笔者看来,通识教育目前实施效果不佳的本质原因,还在于社会对于通识教育从根本上不够重视。在老师层面,大部分教师未能深刻认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在学生层面,有为数众多者将通识课程视作其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路障”。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观念的形成甚至要早于他们的大学阶段。此前,从高中分文理科开始,大部分学生就已经或懵懂或坚定地确定了自己的未来职业走向,并据此作出选择文科或理科的决定。可以说,从高中的学习到大学的学习,都是在选定的职业方向上一步步前进,而通识课程更像是沿途的“石子”,相对于“终点”显得无足轻重。
正因如此,要解决国内高校通识教育的问题,除了大学本身的努力外,有关部门更应该让通识教育向下渗透,让不同教育阶段的教师和学生都认识到这种教育形式对于专业教育与技能培养的重要作用。一些专业教育所需要的能力,例如学术性写作、批判性思维能力,本质都是在通识教育的耳濡目染中训练、熏陶出来的。
当前,我国新高考模式推出后,“不分文理科”已成定势,然而,仅仅打破学科壁垒并不足以充分提升学校师生的通识教育意识。在笔者看来,我国从小学乃至幼儿园开始,就应该以通识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逐渐使其建立起对事物跨学科的宏观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最终成为“通权达变,通情达理”之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中国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