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张晓报 来源:明升中国app报 发布时间:2021/7/27 13:54:14
选择字号:
为何有些录取通知书不够“高大上”

 

近期,随着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推进,考生们陆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然而在收到通知书后,有些同学却向笔者表达了一种失望之情——录取通知书看起来太“差劲”了。失望的同时,他们内心更是不解:同样是录取通知书,为什么别人家的大学能将通知书设计得那么“高大上”,这其中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作为曾经的大学生和今天的大学老师,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思想与观念上的轻视。通知书只是薄纸一张,供通知录取和新生报到使用,只要信息无误,就能发挥其实际作用,似乎好不好看、是否“高大上”并没有那么重要。这就导致一些高校并没有把通知书的精致与否当回事。

但实际上,通知书事关学校形象。好的通知书能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甚至令人产生高度的学校认同。一些学生可能还会因为某个高校的通知书而对其产生向往。反之,一张普普通通,甚至还有点“差劲”的通知书,则可能直接导致学生对学校的轻视和否定。

换言之,学生对高校很多美好的想象,既可能被一张简单应付了事的“纸张”打击,也可能被一张或精致、或厚重、或特别的“作品”增强。

其次是高校格局与审美的投射。一所高校的精致是具有整体性的,如果高校精致,必然在多方面表现出精致,特别是当精致已经成为一种整体文化与精神时,就会在高校的方方面面得到体现。反之,一所不精致的高校,其审美、品味、格局等早已固化,在某一方面表现出精致都会是一种奢侈。

因此可以说,一所高校的格局与审美会投射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包括通知书。当然,这种整体性不能简单地与高校水平直接挂钩。虽然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很多名校的通知书获得了普遍好评,但亦有一些“双一流”高校的通知书制作得很一般。

第三是决策与执行主体的错位。任何一所高校都会有审美素养较高,且希望能把通知书做得更加精致的人。然而遗憾的是,有想法的人往往并不具有决策权,反之,有决策权的人可能又没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决策与执行主体的错位还带来了责任分散的问题,即通知书看似与高校多个部门有关,然而最后却没有一个人能完全承担责任,甚至还会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问题——设计者和决策者都觉得通知书做得不好的责任在于对方。

第四是求稳与标新立异的冲突。通知书早已有之,如果之前的版本制作一般,想进行重新设计就要挑战过去,这也就意味着很可能承受别人异样的目光,甚至还会遭到他人非议。不仅如此,设计一个新的通知书并不是那么容易,可能做出来的东西并不尽如人意。如此一来,可谓吃力不讨好。在这种情况下,按照过去传统方式做当然是最为保险之举。于是,安于通知书的现状而不愿意改变的问题自然就出现了。

第五是额外成本付出与不可承受之重。设计新通知书需要付出额外成本,包括经济成本、时间与精力成本等。这其中,经济成本对于高校而言一般都能承受,但当前在很多高校,无论是教学科研人员还是行政人员,几乎都忙得不可开交,很难有精力再去做这种“锦上添花”的事。此时,利用往年的模板打印好相关信息(如收信地址)的方式当然最为省时、省力。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学生抱怨高校和相关人员“什么都按部就班,不愿意付出精力”的重要原因。

最后是变革创新与路径依赖的制约。路径依赖理论揭示,初始的体制选择会形成一种惯性,这种惯性会强化现存体制、巩固现有制度,阻碍进一步的变革。也就是说,不管制度是否合理,但因其具有强大的惯性,往往会一直持续,所以最初的设计很关键。在此情况下,最初设计的质量就尤为重要。事实上,无论是高校的建筑还是通知书,最初的风格都奠定了现在的基础。

所以说,前人用心,后人乘凉;前人不用心,后人要“背锅”。

当下,高等教育正处于逐渐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时代,高校需要积极宣传自我,增加自身的吸引力。从不用心、没品位的通知书到“高大上”的通知书就要打破路径依赖,这需要对通知书的重要性有充分共识,需要高校以其格局与审美作为根基,需要关键人物做出努力,更需要发挥大学全员的智慧。

行文至此,笔者有三点感受。

其一,对于通知书的设计,笔者本以为是一件非常稀松平常之事,没想到它那么重要,学生会那样在意;其二,笔者本以为设计一份“高大上”的通知书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却没想到背后有这么多困难;其三,本文说的是通知书不够“高大上”的成因,但似乎当前高校很多问题背后都有这些逻辑,比如,笔者就曾针对高校毕业典礼发表过类似观点(详见《明升中国app报》6月29日《大学毕业典礼够“格”的三条标准》一文)。

换言之,无论是通知书还是毕业典礼,要想做到“高大上”,都需要克服以上问题。

据学生说,他们会向其报考的学校反映,期待通知书不够“高大上”的问题能够有所改善。笔者也相信,当这一问题得到解决的时候,高校生态也将得到整体性和基础性的改善。

(作者系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国家社会app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IA200268〉阶段性成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中国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