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郑金武 来源:明升中国app报 发布时间:2021/4/28 12:09:47
选择字号:
汽车成人类下一个智能伙伴?人机交互来帮忙

 

在近日上海车展前夕的阿尔法极狐之夜活动上,华为“Hi自动驾驶系统”迎来首秀,搭载华为Hi自动驾驶系统的北汽“极狐阿尔法S”汽车正式亮相,双方将打造“全球自动驾驶新标杆”。

之所以广受关注,是因为华为的Hi自动驾驶系统,为人们呈现了自动驾驶范畴中“智能座舱”的现实场景。在该系统中,华为提供了包括计算与通讯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以及激光雷达等在内的智能化部件整合服务。

“自动驾驶汽车将成为一个集办公、休息、社交、娱乐、信息交换等功能为一体的移动的数字化个人空间。”多位专家在接受《明升中国app报》采访时表示,在未来,得益于人机交互等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将像如今的智能手机一样,成为人类又一个智能伙伴。

智能座舱日益升级

开车时想听音乐,只需语音说出“播放音乐”,无需手动就能自动播放音乐;想调节车内的氛围灯,只需说出“调出浅蓝氛围灯”,车内灯光就实现了自动调节。

这是近年来出产的汽车普遍附带的功能,展示了汽车在智能座舱领域发展的成果。

“随着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方向发展,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汽车在智能化方面将不断升级迭代,成为人们又一个智能终端。”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原诚寅表示。

事实上,把汽车驾驶室升级成智能座舱,让人与汽车实现“交流互动”,是许多汽车创业者的梦想,也是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汽车从一个运载工具,正逐渐发展为包含个人空间、公共空间和社交空间的设计对象。”湖南大学人机工程与交互体验实验室主任谭浩表示。

别克汽车近年来推出的新款车型上预装的ibuck系统,是人与汽车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通过语音或者触摸液晶屏幕等方式,实现音乐播放、导航、报警、救援等功能。

类似的还有宝马汽车的iDrive模块。宝马部分车型的中央控制面板上集成了iDrive模块,有7个快捷按钮以及一个可以拨动、按压及旋转的操控杆,并有手写输入、触控主动反馈等汽车智能化、电子化的技术,使操作便捷又兼顾行车安全。

iDrive模块由宁波普瑞均胜汽车电子公司研发和生产,普瑞均胜公司销售总监祝晓云表示,早在2008年,普瑞均胜公司就开始为宝马公司提供智能人机交互类的产品。

“在新一代座舱产品配置中,整车厂基于用户体验,注重车内人机交互的优化与创新。”同济大学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表示,当前许多汽车正采用具备品牌特征的车机系统、大尺寸液晶屏幕、普及触控与语音交互功能等,使得汽车的驾驶室变得越来越智能,为驾驶人员提供多样化、亲切性的服务。

人机交互技术大显身手

智能座舱的升级迭代,得益于语音、手势等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

“通过人机交互系统,实现了人与车之间的‘交流’功能,车主可通过该系统,轻松把握车辆状态信息、路况信息、定速巡航设置、蓝牙免提设置、空调及音响设置等。”朱西产说。

“人机交互系统作为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产物,它是未来汽车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原诚寅指出,现代汽车承载的不再仅仅是运输功能,我们需要的更多,所以我们把汽车打造成了一个“多面手”。它可以从多方面来满足我们,无论是日常驾驶、信息的获取,还是强大的娱乐功能等,都在慢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语音交互是目前汽车最普遍的人机交互方式。“语音交互是指通过语音与机器完成一系列输入和输出,进行信息交换,最终达成用户目标的人机交互方式。”科大讯飞公司工程师汪辰琪介绍。

汽车的交互系统中,通过语音可以进行音乐播放、天气查询、开启导航等娱乐与信息层面的操作,此外还可以调节车内环境,如空调开启与关闭、空调风速调整等,甚至涉及到部分机械功能,如打开与关闭天窗、打开与关闭车窗等。

由上汽公司和阿里公司合作推出的斑马系统,就是基于语音交互技术开发的智能互联开放平台。该系统可支持对话模式,并具有人声干扰消除功能,可识别不同用户需求,例如主副驾驶两个位置的用户,谁唤醒了语音功能,系统就会自动识别,确保由谁来使用语音控制功能,不会受到别人影响。

斑马系统还具有自然语言交互与智能学习能力。若用户多次跟同一台车的斑马系统交流后,机器的识别和反应速度会逐步提升,甚至开始能够听懂个别带方言的句子。

与语音交互的快速发展相比,手势交互尚需要解决驾驶场景适用性问题。谭浩表示,作为一种自然的交互方式,手势交互可以让用户脱离实体设备的束缚,为用户提供更大范围、可以模糊操作的交互方式,能够有效减少驾驶员分心情况的发生。

“在仍需要驾驶员控制汽车的时代,手势交互将是未来汽车人机交互重要的备用技术。”谭浩表示,目前,手势交互虽然在实验室环境中可以实现90%以上的正确识别率,但是在实际驾驶场景的成功率不高,难以达到量产应用的水平。

应用创新带来更多可能

原诚寅表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交通工具运输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汽车的内部空间、人机界面、操作方式和交互过程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每一种技术都是人类身体和感官的一种延伸,并超越了人类的身体和心理的限制。”谭浩表示,智能与网络技术背景下的人车交互,包含了人类移动情境下的一种身体超越,其未来具有巨大的潜力;这种技术延伸,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将先进技术与人类生活结合的可能。

谭浩在其题为《智能汽车人机交互发展趋势研究》的论文中,分析了未来智能汽车人机交互潜在的创新突破和可期待性场景。

“无处不在的显示”,是未来智能汽车人机交互的重要基础。“智能汽车系统本身数据、车内外信息交互数据及用户状态数据快速增长,使得显示信息的数量快速上升。”谭浩表示,目前,娱乐、资讯、社交等讯息大量进入了汽车内部,车内需要显示的信息已远远超过了驾驶本身的信息,显示信息的维度也出现复杂化的趋势。

谭浩由此预判,未来智能汽车的显示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仪表板、中控台和后视镜等区域,任何物理设备和环境都有可能被嵌入显示装置,成为信息显示的媒介。

“多通道融合交互”,是将人的多个感官通道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躯体感觉等融合在一起,与产品或系统产生交互行为,使得人们可以全方位、立体、综合地感知、操作和体验产品。

“在智能汽车上,多通道融合交互的应用已经成为其重要特征,成为超越视觉体验,创造全方位驾乘体验的重要因素。多通道的融合,可以降低驾驶员的认知负荷,提高驾驶的安全性。”谭浩表示,随着自然语音、传感识别、机器感官增强和情感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多通道融合交互有望成为可能。

个性化、定制化是智能汽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而这有赖于“生物识别技术”的突破。在智能汽车时代,如果汽车共享成为现实的话,大多数用户将不是拥有汽车而是使用出行服务,生物识别成为智能汽车走向共享化的关键。

将线上用户行为大数据和线下生物识别的信息相整合,可以构建出线上线下整合的无缝连接的个性化体验。例如,百度、华为和腾讯合作推出的威马EX5,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输入专属于用户的威马账号。再根据威马账号记录的用户日常使用数据,包括导航路线、空调温度等,从车内环境设置到出行路线规划,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在个人身份识别的基础上,结合生理心理感知技术,可以实现智能汽车对人的生理心理状态的实时监控,从而实现智能汽车人机交互界面的实时个性化。例如,通过对驾驶员眼睑的监测,可以判断驾驶员的疲劳状态,保持用户的安全状态。

谭浩表示,未来的智能汽车将能够“理解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智能情感交互”。在高级自动驾驶时代,智能汽车不能仅仅只是回应人们指令的工具,而应该和用户进行交流协作。“能理解,会思考”的能力,使智能汽车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从而解决“碰到人和狗汽车会撞谁”的问题。

“卡脖子”技术有待突破

“智能汽车人机交互的实现,目前许多是软件层面的,更多的硬件层面的创新,还要走很长的路。”朱西产说。

首当其冲的就是汽车芯片。朱西产表示,当前出现的汽车芯片缺货窘境,再次警醒我们要加大“卡脖子”技术突破,实现自主可控的明升链。

“汽车电子包括车身控制、底盘控制、智能驾驶、安全系统等,人机交互功能的实现,均需要通过芯片实现功能。”原诚寅也指出,汽车芯片处于汽车电子明升链的最基础地位。

原诚寅表示,由于汽车面临的环境复杂多样,因此要求车规芯片具备“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适应性、高稳定性”等特征,能满足耐高温变动、抗震动等要求,能适应在世界各地最极端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下持续工作,甚至要求实现零缺陷。

例如,手机类消费级芯片要求适应的温度范围一般在0~40℃,工业级芯片工作温度在-10~70℃,而车规芯片的工作温度则要求在-55~175℃。在使用寿命方面,车规级芯片往往需要达到15~20年。同时,车规芯片还要求具有高性价比,以适应汽车成本控制需求。

此外,汽车关键技术验证平台缺失,也是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的困境之一。“如果创新型企业研发出了众多人机交互系统,却找不到验证平台去验证这些系统的可行性、安全性,也是枉然。”原诚寅说。

事实上,华为Hi自动驾驶系统之所以能在北汽极狐阿尔法车型上实现落地,很大程度得益于极狐阿尔法车型的可扩展性或兼容性。

2020年11月,北汽就曾与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签署协议,双方依托极狐阿尔法车型打造关键技术开源验证平台,为车规芯片、智能座舱等技术的上车应用提供验证服务。

谭浩建议,通过对未来智能汽车人机交互发展和设计趋势的研究,能够为当前和未来的智能汽车人机交互设计带来启发,“要支持未来智能汽车的设计、研究与开发,为智能汽车时代人类更美好的未来作出贡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中国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