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益科普活动“巾帼之美-女性科技论坛”在京举行。活动中,“80后”女app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与台下的女大学生、女中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奋斗历程。
付巧妹在分享中谈到,一路走来最大的感受是“只有找到自己的热爱,才能坚持下去”,并且认为做对选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勇于承担选择失败后的结果,在过程中要尽力而为。她还讲到,每一步努力都有其价值,在不清楚方向的时候,只要要做好当下、做好自己能做到的,尽力就好。
经过付巧妹本人授权,现将其演讲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付巧妹
人物名片:
付巧妹,首届“app探索奖”得主。200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2009年在明升中国app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2013年在德国马普进化人类研究所获演化遗传学博士学位。现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古DNA实验室主任。2021年3月,付巧妹荣获“中央和国家机关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要点提示:
· 回顾过去最大的感受:找到自己的热爱,才能坚持下去。
· 自己小时候都算不上“学霸”,只在数理化上有优势。高中起变得努力是因为“想让脑子动起来”。
· 曾在大学放弃保研、加入考研大军:做选择就要有承担失败的勇气。
· 本科阶段积累的数理化、编程基础,在看似不相干的博士阶段发挥奇效。
· 无论科研和生活,每天都在努力,觉得很幸福。
· 不管怎样,“活在当下,把想法变成行动”。
以下为付巧妹演讲实录(有删节)
我为什么要研究古DNA?可能有很多人会说,因为这是一个很前沿的学科,所以去研究它。其实并不是,在我走上科研道路的过程里有很多不确定性。
我相信很多同学都曾面临对自己人生的迷茫阶段。比如“可能有学习的动力,但有时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学习它”等一系列的困惑,作为过来人,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
回顾过去,最大的感受是:找到自己喜欢的,才能够让你更坚定地走下去。把你的研究等当作明升m88去热爱,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不会感觉到辛苦,即便很辛苦,你也会感觉到幸福。为什么?我想用个人的一些经历,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这些经历其实也是身为一个平凡人很平凡的经历,其中面临过很多选择、很多波折。我从这些经历中得到的一些感悟,也是从现在的视角回看当时才有的一些体会。
小时候,我其实都不算是“学霸”,一直属于由兴趣驱动,看起来中规中矩、但还算有一点性格的人。我在一开始也不是那种非常努力的人,但是后来因为想去做一些事情,想让自己的脑子动起来,便变得十分努力起来。
在大学时,我当时专业跟现在从事的领域差别很大——本app的是“文物保护技术”,而现在从事的是遗传学。大家可能会觉得跨度这么大,你是怎么“转型”的呢?待会儿再说。
现在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读高中和大学时,我曾有过很长时间的迷茫和困惑,但庆幸的是即使迷茫,也在很多专业课和基础课程上打下了“很煎熬”的功底,这些基础在后来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那个阶段的一个重要想法是,要做好当下我能做的事。可能梦想离我还很遥远,但如果不把一些想法变成行动力,可能永远没办法实现梦想。
可能有同学面临另一种情况:不是没有选择,而是有很多选择,比如要不要考研,要不要出国等等。面对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你要清楚你面对选择的心态是怎样的?是试试看吗?选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是否能够承担后果。在做选择之前,要问问自己:你是否能承受你选择以后的失败?是否能够尽力地去做到?是否有尽力去做的勇气和决心?
我曾在大学最后时刻放弃保研、鼓起勇气考研,选择了一条在别人看来比较有挑战、有难度的路。回看这段历程,当时的我知道这条路一定能成功吗?当然不。其实当时的想法是,考不上也没关系,只要我尽力就好。
这段经历里,我想传达的意思是,希望同学们能在选择的同时,学会去承担选择以后的失败。
最后再分享一下在德国马普读生物遗传学博士学位的经历。当时跨专业要学习的领域属于古遗传学,主要是古DNA研究,德国的规则是先考核半年, 如果通过考核,就可以留下来读博,否则就会被淘汰,遣返回国。
我心里知道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与我一直想做的“生物学”工作更相关了。从残存的考古遗迹提取出DNA,分析、研究人类的演化历史,也就是去弄清我们祖先的故事,想到这个过程就觉得很有意思,是一件让我觉得兴奋的事情,然而当时很有挑战,虽然古DNA研究还是和骨骼打交道,是属于考古学、生物学、遗传学、统计学等交叉的学科,但本质上更偏遗传。这对于仅有文物保护技术和稳定同位素背景的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组会上,团队成员们讨论尼安德特人基因组序列草图,我就好像是听天书一样,“非常痛苦”。
当时的我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唯一的想法只要尽力就好!每天问一问:我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进步了?是不是尽力而为了?如果我尽力了,什么样的结果我都能接受。而这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竟然得到实验室的认可,在别人眼中“我很不错”。
那一步虽然很难,但也走过来了;当走过之后还发现,每一步都没有浪费。
比如我在本科读的专业,跟博士阶段的遗传学完全不相关,是不是我在本科期间的努力是不是完全没有意义?事实上,我在本科时培养的数理化基础、编程基础,在博士阶段起到了很大作用。因为那时正处在生物信息大爆炸的时候,而我恰恰就是有这种数理化、编程等的基础和一点天赋,让我在这个领域里走得相对更远一点。而且当时本科的学科,在现在追寻一些关键app问题能起到也很重要的作用,无形中体现出交叉学科的优势。这都是当时的我所想不到的。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一句话:“不必追问或设限于眼前的意义,每一步努力都有其价值,在不清楚方向的时候,只要做好当下、做好自己能做到的,尽力就好。”
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倾尽全力。直到现在走上科研岗位,我的心态从来没有变过,不管科研上还是生活中,每天都在努力。这个努力并不是别人告诉我“你需要变得更优秀”,所以要去努力,而是因为在努力满足好奇心的过程中,我很开心,我在动脑子,我觉得很幸福。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告诉大家,不管你以后要做什么,重要的是把你的想法变成你的行动,不要让它停留在想法阶段;要有很强的执行力,才能让梦想离你更近。
我们是很幸运的一代,有很多机会,但机会的同时必然伴随很多压力。正是因为这样的机会和压力,我们也可以做得非常好。
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更是如此,你们会有更多的空间和平台,有更多的可能让你们去创新。在这个过程之中,可能有一些需要你们自己去考虑的坚持或问题,要你自己想清楚。不管怎样,“活在当下,把想法变成行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中国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