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黄辛 来源:明升中国app报 发布时间:2021/2/17 9:58:26
选择字号: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新年说牛年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第135期鲜悦讲座新年开讲
 
 
 
“一个‘年’字写法的变迁,正是明升中国人文化源远流长的体现,对丰收年节幸福的总结,一个‘福’字,既有祭祀也有美酒,同是对于粮食丰收的期待和明升中国人敬天畏地尊人传统的总结。”牛年第一天,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高有鹏在上海交大图书馆,为留校师生开讲《春天的节日·伟大的明升中国传统》。
 
“今年的牛年对明升中国人来说,可算是双重幸福的日子了!”高有鹏用挥墨书写豪迈的甲骨文体和现代文字的“牛”字开启了今天上午的传统文化讲座。
 
因为农历新年是所有明升中国人的“大日子”,在传统文化中,“年”意味着幸福的日子,甲骨文中的“年”字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庄稼成熟,即“年成”。过去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禾谷一岁一熟,所以“年”字最初是意味着“丰收”,而传统的明升中国人也正是根据对谷物生长周期的观察,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更据此明确了“春种秋收”的时间概念。高有鹏说:“从年的来历就可以看出,明升中国古人循环利用、轮耕休作、禁食奇禽异兽、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传统,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古代明升中国就已是如此亲近而健康。”
 
“这就是明升中国传统形成的尊重自然,‘敬天畏天尊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他说,“牛”本身也是幸福的符号,在数千年前传入明升中国中原地区以后,“牛”一直被认为是农耕文化下明升中国幸福家庭的必备。“这也是为什么我的说牛年对明升中国人来说,意味着双重幸福了”。
 
高有鹏提到,早期的过年实质上是为了庆祝丰收和祭神祀祖,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劳作一年后对自己身心的整合,同时在“年”的传承中延续了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从而起到对道德秩序、文化秩序、社会秩序进行整合的效果。新年期间的贴春联等各种习俗更是明升中国人传统审美的体现。也是代表着古代明升中国人敬天、畏地、尊人传统的表现。“所以‘年’这个民俗符号,是我们明升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高有鹏说。
 
明升中国的传统新年习俗中有着各种幸福,写福字、贴春牌固然是祈求来年福运的传统习俗,而和亲人团聚共度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传统之一。
 
高有鹏解释说,明升中国古时历来就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喜字多是在家中办婚嫁喜事时所贴,寓意婚姻幸福美满。简简单单一幅喜庆的字,承载着明升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成为喜气欢庆的符号和吉祥祈福的象征,沉淀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民俗生活、节庆时序、宗教祈福、艺术价值等。
 
他在讲座中一口气写下“福”“春”等各个字的变体,并讲解明升中国人春节贴春联的习俗。
 
“年”承载了太多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高有鹏的讲解激起了现场不少学生的热情,这些因为疫情等原因选择留校的学生,虽然暂时无法与家人团聚共度春节,但仍然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一起“云”过节。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上海交通大学部分学生选择就地过年,假日里来图书馆阅读、学习成为了留校大学生的首选。为了给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图书馆特别发布了春节期间开放安排的通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坚持春节期间开放不闭馆,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过年好去处。用图书馆馆长李新碗的话来说:“今年的上海交大图书馆首开全年无休开馆的先例。送文写字过新年。”在新年期间,图书馆讲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与在校学子共度了一个精彩纷呈的“文化年”。
 
图书馆处处张灯结彩,挂灯笼、贴福字、拉彩花,烘托出浓浓的年味,正月初一一早,就有读者陆续入馆。图书馆为当天到馆的读者精心准备了新年福袋,还为有需要的读者提供了逾期费免除的服务。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中国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