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对于专业硕士学位日益重视,各高校也在纷纷扩大学位的招生规模。而作为专业硕士学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硕士也逐渐受到考生的欢迎,每年报考的人数持续走高。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部分高校的教育硕士毕业生面临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就业问题。
专业模糊影响学生就业
2020年,全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54.4%。随着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呈现出了学历越来越“贬值”的趋势,硕士研究生学历也不例外,其含金量也逐渐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全国研究生教育招生数据,2020年全国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为110.7万人,在读研究生314.0万人,毕业生72.9万人。硕士研究生也由过去的“天之骄子”变成了就业“夹心层”。
我国教育硕士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其包括众多专业门类,具有涵盖面广、适合各种专业背景的学生报考、兼容性强、学习时间短(部分学制仅2年)、就业面广泛等优点,受到广大考生的追捧。尤其是最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招生的规模越来越大。
然而,很多教育硕士研究生在毕业时,却发现一些地区的教师招聘公告上对于招聘对象的专业要求都是具体到领域,如语文学科教学等。例如,2020年5月23日,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在领导留言板向湖北省委书记反映,该生目前所读专业为学科教学(地理),但最近上学信网查看本人资料时,却发现其专业处写的是“教育”,而不是具体的学科教学(地理)。
这一状况并不是孤例,该校其他年级和专业学生的专业也都是“教育”。但与其他院校的同学交流,该生却发现他们的专业处写的均是具体的学科教学,只有湖北大学的学科教育硕士专业被写成“教育”。
此后,在与学校的学姐学长交流时,该生得知,因为他们在学信网上的专业是“教育”,而不是具体的学科教育,以至于他们在进行应聘、公招时遭遇碰壁,材料审核不通过,错失应聘机会,学校开证明也没有用。
该问题最终得到妥善处理。 当年5月底,湖北大学已将相关学生的专业“教育”认定到领域“学科教学(××)”。但这种问题在其他地区依然存在,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愈严重,很多教育硕士依然面临着就业困难的处境。
缺乏交流导致问题产生
教育硕士研究生在学信网和毕业证书上写的专业“教育”与用人单位招聘时所要求的具体学科领域产生矛盾,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的招生培养和地方教育局的教师招聘之间缺乏信息交流。
一般而言,高校按照一级学科大类招收研究生,之后再细分具体方向领域,并按照具体的方向培养人才。这是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而地方教育局在教师招聘中设置专业限制,旨在选拔专业知识更丰富、专业技能更扎实的高素质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但问题就出在两者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彼此之间信息不对称——高校按照一级学科招生培养出来的人才,地方教育局及其他的用人单位不认可,不能理解高校的招生培养模式,教育硕士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就由此产生。
这一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教师编制考试的报考人数每年都在不断增加,全国出现了考“教师资格证热”。报考教师编制考试的人数不断增加,沿海发达地区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方面选择的余地大,于是就将招聘教师的门槛设置得更加精确,希望以此为中小学各门学科招聘到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
解决的路径
教育硕士目前在学信网和毕业证书上只显示专业“教育”的“小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到成千上万的教育硕士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大问题 ”,亟需尽快解决。
在这个问题上,部分高校采取的解决方案与湖北大学无异,即在学信网和毕业证书将专业“教育”认定到领域“学科教学(××)”。但这样做显然有点削足适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笔者看来,可采取以下举措。
首先,高校要加强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宣传。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是按照一级学科招收研究生,然后分不同的学科方向培养。此举兼顾了学生的教育学素养和学科教学素养的提升,也适应未来社会的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和社会要加强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宣传,让用人单位了解这种培养模式的优点。
其次,高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解决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最有效的措施在于加强二者间的交流和沟通。借此,高校可以帮助用人单位树立大教育学学科观念,使其了解虽然教育硕士在学信网和毕业证书上只显示专业“教育”,但是高校确实是按照具体学科方向来培养人才,强调的是“通才”和“专才”并重,消除用人单位的困惑。
最后,用人单位在教师招聘时要适当放宽要求。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教师,教育更加看重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大学科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对教学更加具有创造性,这也是目前中小学教学亟需要创新之处。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教师时应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复杂性,适当放宽一些招聘限制,让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教育学院)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中国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