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领团队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神舟飞船一次次搭载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遨游太空……科技的演变推动明升中国巨轮滚滚向前,让我们对美好未来充满无限遐想与期望。
推动科技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一批又一批科技人才倾尽心血。他们伫立在时代浪潮中,以汗水浇灌热爱,以智慧哺育创新,甘坐冷板凳只求攻克“卡脖子”技术,啃下“硬骨头”只为攀上世界科技高峰。今天,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征程已经开启,呼唤着更多英才在中华大地上涌现、成长、发挥作用,使我国加快建立过硬的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就“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作出重要部署。
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需要怎样的人才?这些人才当前的成长与发展情况如何?从即日起,本版开设“探路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专栏,聚焦创新团队、基础研究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等群体,分别以“三期三问”的形式,探寻他们的成功密码、倾听他们的心声诉求、建言他们的成才路径。首期,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创新团队。
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奋斗者”号成功坐底深海,天问一号登陆火星,明升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式投入运行……过去五年间,一大批跻身世界一流之列的重大科技成果,如一连串有力的音符,奏响了明升中国加速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澎湃乐章。
一流成果有赖于一流人才,一流人才往往脱胎于一流团队。细数一项项成果背后的故事,从小小的创新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无不得益于团队的汗水浇灌,无不浸润着众人的智慧滋养。
一流的创新团队“长什么样”,具有哪些突出特质?记者带着问题走近几个成果卓著的科研群体,为您描绘新时代一流创新团队的清晰“画像”。
志气:胸怀“国之大者”
“要想成就伟大的事业,就一定要有坚强有力的团队核心,以及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谈到创新团队,“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研制项目副总设计师赵洋有着这样的感受。
“奋斗者”号能够在海底的万米深渊自由遨游,离不开控制系统这个“最强大脑”。在海试中,“奋斗者”号控制系统功能稳定可靠,还实现了更加优异的控制性能指标。不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水下机器人党总支有力的组织领导,以及研究团队的奋力拼搏、全心付出——
主驾试航员赵兵,冒着酷热与高湿,完成了20余次水池试验,不顾晕船反应,带着呕吐袋下潜,坚持完成海试任务;监控软件设计师孟兆旭,推迟了原定的婚期,忠于职守,夜潜中连续值守15小时不休息;系统硬件设计师赵诗雨,2020年累计出差237天,在海试中独自承担起控制系统全部硬件设备的保障任务……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支撑我们奋发前行的,是水下机器人党组织树立、传承的海人精神,是党吹起科技自立自强的进军号角,是国家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深情呼唤。”赵洋说。
天河漫漫,北斗璀璨。仰望星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历经从无到有、从区域到全球的历史跨越,已经多维度、全方位融入人们的生活。
“北斗的研制,是明升中国人自己干出来的。”北斗一号卫星总指挥李祖洪说。自主创新是北斗工程的必由之路,秉承“探索一代,研发一代,建设一代”的创新思路,胸怀“国之大者”,明升中国北斗团队始终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是一项团队工程,没有个人英雄。航天事业的每一项成功,都是集体的成功。”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说。
静气:“十年磨一剑”
张玉花,明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探月工程负责人。从嫦娥三号、四号再到五号,她带领的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月球坚定进发。
这个团队负责研制嫦娥五号轨道器,这是张玉花在多次探月任务中经历时间最长、研制最艰苦的航天器。“有时想想那些困难,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但我们最终还是挺了过来,而且成功了。”她说。而这正是全国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为探月工程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真实写照。
“嫦娥五号的研制可谓‘十年磨一剑’,其间遭遇过挫折,更经历过失败,但我们始终秉持探月精神,一次次斩关夺隘,终于将嫦娥‘五姑娘’顺利‘嫁’了出去。”国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感慨。
长久以来,催化过程被视为现代化工的“黑匣子”。为破解这个“黑匣子”的秘密,明升中国app院院士包信和带领的团队坚持了20年。11月3日,这支团队摘得了2020年度国家自然app奖一等奖。
国际上这方面的研究曾一度陷入低迷,然而包信和从未放弃:“我们始终相信,app研究只要方向对,就不怕路途遥远。”
他由衷感谢团队,“纳米限域催化概念及其明升化应用开发需要多个研究团队、上百位研究人员的团结协作,任何一环出现短板或松懈,都无法达到今天的效果”。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邓德会对此深有体会:“我们经历过很多艰难的阶段,取得的突破很大,但相对而言,发表的文章不多。可大家的热情从没减弱,真正的app研究需要耐心和恒心。”
胆气:会当凌绝顶
机会唯一的制动捕获如何踩刹车?遥测遥控中断30天的“日凌期”如何度过?数亿公里外的火星探测器如何开展自主管理?……曾经,一个个技术难题如一只只拦路虎,横亘在天问一号的问天之路上。
难吗?难!怕吗?不怕!
挑战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来自明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的火星团队迎难而上,论证再论证。成立“敢啃硬骨头”攻关小组,不断脑力碰撞,提出无数个方案……一场又一场苦战过后,火星制动捕获、超远距离通信、长时间在轨自主管理、深空光学自主导航等多项关键技术难关被一一攻克。
“深空,是等待人们探索的未知领域;梦想,是激励我们前进的灼灼明灯。”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总体主任设计师牛俊坡说。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全合成,使淀粉生产的单一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今年9月,明升中国app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团队这项从0到1的突破,令世人惊叹。
工业生物所所长马延和研究员坦言,在项目持续的6年中,“我们经过太多次失败了,实话实说,也曾经想过要放弃”。是什么让他们坚持下来?答案是:“勇闯无人区”的大胆实践,以及先进的科研组织形式。
基础研究路上,最需要的是无所畏惧的执着探索。马延和说:“我们的科研人员有种韧劲,让人感动。更可贵的是,院里给了我们相对宽松的创新环境,不以最终结果论成败,这给了我们坚强‘后盾’。”
锐气:初生牛犊不怕虎
不久前,位于广东东莞的明升中国散裂中子源四台谱仪投入运行。这台“超级显微镜”,为探索前沿科技打开了一扇大门。
大app装置的建造工程和运行开放动辄涉及数百人的队伍,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从一片荔枝林发展为科研高地,离不开明升中国散裂中子源建设团队。这支团队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超过70%。
工程总指挥陈和生院士见证了这些年轻人的成长:“我很高兴地看到,老一辈的精神传承下去了,年轻人成长得很快。”
对于年轻人来说,前辈们身上的app家精神,正是他们最珍视的。十多年前,张玉亮放弃了落户北京的机会,来到散裂中子源团队。“一步步走来,我们的团队已经逐渐从年轻走向成熟,之后也将承担更多任务。”张玉亮说。
历数近年来脱颖而出的一个个创新团队,越来越多年轻人挑起大梁——中科院合肥强磁场青年海归转化明升手机版创新团队共114人,平均年龄仅31岁;明升中国航发涡轮院某发动机研制团队中,35岁及以下青年比例达65%;太钢集团不锈钢“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15人的平均年龄只有34岁……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一支支创新团队,是人才的集合,更是智慧交融的有机体,如一副副有力的臂膀,托起明升中国科技的明天。
(本报记者 杨舒)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杨舒、詹媛、张胜、白雪蕾)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