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寇江泽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4 10:21:40
选择字号:
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已达92亿吨
实现碳中和 森林作用大

 

近日,国家林草局生态司气候处三级调研员张国斌既忙碌又兴奋:“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了到2030年的新目标,其中,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森林碳汇将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张国斌说,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升到新的高度,作为林业和草原工作者,他既感到责任重大,也感到使命光荣,“目前,围绕新目标,我们正从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app保护和利用等方面研究制定方案、落实具体目标”。

森林固碳是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当前,减缓气候变化有两大主要途径:一是工业和能源领域提高能效、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即减排;二是保护修复森林、草原、湿地等,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即固碳。

“就像银行存储现金一样,森林可以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存储二氧化碳。”明升中国林业app研究院森林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建华介绍,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后,并不能完全存储下来,有一部分会随着植物和土壤的呼吸释放出来;植物死亡以及火灾、病虫害、采伐等,也会导致森林释放一部分碳,剩余存储的二氧化碳就被称为碳汇。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碳汇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朱建华介绍,森林固碳利用自然过程,不需要很高成本,同时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生态效益。

我国高度重视森林碳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早在2009年,我国就提出,到202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又于2015年提出,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

近年来,我国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面保护天然林,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规模。截至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3.04%,森林蓄积量超过175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加超过45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已超额完成2020年目标,2030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的目标也已提前完成。”张国斌介绍。

我国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

专家指出,森林固碳速率与其年龄组成密切相关。一般森林按照年龄可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幼、中龄林的固碳速率相对较快,而成、过熟林由于生长速率下降,对碳的吸收和释放基本平衡。

在全球森林资源总体在减少的大背景下,我国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12.7%提高到目前的23.04%,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和植被恢复,目前我国森林整体处于以幼龄林和中龄林为主的阶段,生长较为旺盛,有助于提高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强度,在温室气体减排的多重举措中作用显著。”朱建华说。

明升中国app院2018年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扮演着重要的碳汇角色。在2001—2010年期间,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固碳2.01亿吨,相当于抵消了同期明升中国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14.1%;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是固碳主体,贡献了约80%的固碳量。

国家林草局配合生态环境部,结合我国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对碳汇情况进行了系统测算。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刘东生表示,目前我国的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已达92亿吨,平均每年增加的森林碳储量都在2亿吨以上,折合碳汇7到8亿吨。

在我国新的气候行动目标中,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量从45亿立方米左右提高到60亿立方米。“经过测算,森林蓄积量每增加1亿立方米,相应地可以多固定1.6亿吨二氧化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华清表示, 完成新的目标,我们要付出很多努力。

除扩大森林面积,还要提升质量、app保护利用

如何完成新的森林蓄积量目标、增加森林碳汇能力?朱建华建议,扩大森林面积,还需提升森林质量,app保护利用。

“根据评估,我国森林覆盖率最大潜力有可能达到28%—29%,目前可用于造林的土地还有约3000万公顷,再加上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土地,总共还有4000多万公顷土地可以用来扩大森林面积。”朱建华说,我国森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90多立方米,要加强森林经营,采取森林抚育等措施,建立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要保护好现有的森林,减少毁林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减少火灾、病虫害等导致的森林死亡和森林退化,这也是增加森林碳储量的重要路径。”朱建华表示。

“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向国际承诺的一项重大事务,我们将把国土绿化与应对气候变化有机结合起来。”刘东生说,同时林草部门还将提升草原、湿地碳汇,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