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龚仕建 马原 周舒艺 原韬雄 来源: 发布时间:2020/8/31 8:48:37
选择字号:
陕西商洛市柞水县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穿行秦岭南麓,空气变得清凉。群山巍峨,苍翠欲滴,层层绿意映入眼帘,瀑布飞湍掩映其间。

作为秦岭国家公园中心区域,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坐拥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秦楚古道、柞水溶洞等秦岭风景名胜。近年来,柞水对秦岭实施严格生态保护,使植被覆盖率增至88%,负氧离子每立方米达5万个以上,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5天以上。

依托好山好水好风光,秦岭山脚下的柞水县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山水养护好

木耳销量大

浓眉毛,长方脸,四十出头的陈庆海长得憨厚,话也直率:“在外打工挣得多,可开销也大,一年剩不下几个钱,照顾不上家,但是待在家里又挣不到啥钱。”

陈庆海所在的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位于秦岭深处,曾是柞水县的深度贫困村之一。2015年贫困发生率达21.85%,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88户553人。做啥能挣钱?不仅金米村,整个柞水县都在探索。

柞水县生态环境优越,气候水土格外适宜菌类生长,木耳中多糖、氨基酸、铁和硒元素含量高。因此,柞水县把木耳明升作为“一县一业”重点,聘请农技专家研发柞水一号至五号5个木耳原种,采用最先进智能栽种技术并在全县推广。改变由此发生。

“接到村里电话喊我回来种木耳,我还挺不乐意。”陈庆海回忆,当时村里的承诺让他动了心:免费借菌棒、给技术、包销路,一年两季就能挣万把块钱。还有这等好事?马上就干!陈庆海回村承包5万棒木耳,当年就赚了3万多元,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也纷纷回村种起了木耳。2019年底,金米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23%。

如今,柞水县已拥有木耳村52个,建成木耳大棚1500个。在木耳明升发展中,柞水县实行“园区+公司+基地+农业合作社+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培训、就业、种植、分红等多种方式带动全县60%的贫困户参与到木耳明升化项目中。今年2月,柞水县顺利脱贫摘帽。

今年4月20日,近平书记在金米村考察时为柞水木耳点赞后,24吨木耳很快售罄。“现在我们每家每户都在想办法增产扩产,柞水木耳供不应求。”小岭镇社保站站长、技术指导员吴正超说,当地正筹划对木耳进行深加工、延长明升链,研发出木耳锅巴、木耳代餐粉、木耳益生菌等产品。

陈庆海对未来也充满憧憬,“现在吃穿不愁,还住进楼房,冰箱空调都舍得开了。我还报名学驾驶考驾照,打算买辆小汽车。”

当上护林员

摘下贫困帽

找到赵家林可不容易。

每天清晨喂完羊,赵家林就背着巡山包进山了。夏秋山火高发,老赵要排查火情隐患,记录动植物生长状况,还要检查是否有人砍伐、私采滥挖保护植物、猎捕野生动物。

秦岭林深似海,老赵平均每天要走10多公里山路。“刮风下雨都得去,不去心里不踏实!”老赵脸上笑呵呵,话语铿锵有力。

5年前的一场山洪,令住在柞水县营盘镇北河村的赵家林家陷入贫困,上有年迈双亲,下有将升学的孩子,老赵家贫困户的帽子怎么也脱不下来。这时,柞水县推动的生态扶贫让老赵看到了机遇——林业系统从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生态护林员。老赵成功获聘。

有了生态护林员,森林资源安全更有保障。在老赵的悉心看护下,2017年至今,他的管护区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林木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也很到位。近几年,柞水县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目前已达到76%。

当上生态护林员,老赵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每个月600元护林员工资补助,解了燃眉之急。2017年,他申请了10万元政府贴息贷款养羊,种了5亩玄参、0.7亩猪苓,今年还承包了7个木耳大棚。如今老赵不仅顺利脱贫,还成了北河村致富能手、脱贫奔小康先进典型。

老赵所在的北河村二组护林队一共5个人,老赵的好友余方喜也是护林员,两人偶尔约着一起巡山,“每个月有林业局给的工资,我再打点零工,前阵子脱贫啦!”余方喜说,“山路不好走,林业局还给上了人身意外险,我打心眼里感谢他们。”

谈起现在的好日子,老赵步伐不停,语调格外轻快,“国家的政策真的太好了,232亩公益林国家每年给我补偿3000多元;还有9亩新一轮退耕还林地,这几年给我发放了1万多元补贴。我能拿啥感谢嘞?得好好干活啊!”

像老赵这样的护林员,柞水县目前有1008名。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1343名护林员,带动4750人顺利脱贫,共发放生态护林员管护补助1828万多元。秦岭深处的护林员,已经成长为秦岭环境保护不可或缺的“生态卫士”。

遍访林区一草一木,老赵对生态保护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公益林是国家的财富,我就是给国家守财富,树越长越高,咱自己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返乡开民宿

收入增长快

篱笆墙边花木扶疏,百亩向日葵很是引人注目。

朱家湾村位于牛背梁景区脚下,是柞水县第一批整村推进农家乐经营的试点村。2010年开始依托牛背梁景区开办农家乐,“当时办农家乐的不少,村里头乱哄哄的,也没看谁赚到大钱。”村民柳太青告诉记者,2015年,朱家湾统一规划设计,拆除违建、复耕田地,开发建设以花锦园、云林小屋为代表的特色民宿,“升级”农家乐。

返乡探亲的柳太青一看,村里大变样,当时就不想走了,准备加入其中。

想吃生态饭,可哪有本钱呢?柳太青家早在2014年就被识别为贫困户,“媳妇种了3亩地,我在外打工,除去一家老小开支,一年下来也攒不下几个钱。”

柳太青的焦虑,村干部们看在眼里。村里正扶持发展新型民宿、农家乐,柳太青夫妻俩勤劳肯干,成为首批扶持对象。技能培训、贴息贷款、奖励资金……2016年,柳太青家双喜临门——女儿考出好成绩,生意开张大吉。

办农家乐已经第五个年头了,忙进忙出的柳太青抹了一把汗,乐呵呵地说:“以前吃个鸡蛋都舍不得,牛奶更不敢想。现在想吃啥有啥,生意最忙时一天来七八十位客人,家里请两个人都忙不过来!”已经脱贫致富的他,如今每年纯收入可以达到5万多元,外加闲置老房子每年1万元的租金,家庭年收入超过6万元。

朱家湾村党支部书记胡平志说,之前村民“靠山吃山”,是靠上山采药、伐木等方式“吃饭”;如今的“靠山吃山”是靠着绿水青山涵养出好生态,发展旅游经济吃上“生态饭”。

从农家乐到客栈到民宿,朱家湾村的生态旅游饭越做越精致。2017年,朱家湾村引入旅游公司打造民宿集群。2017年到2019年底,村支部集体经济实现收入58万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4200元。全村共有508户1677人,还有1户5人预计今年底就能脱贫。

近年来,柞水县依托好山好水,发展乡村旅游示范村18个,就地解决就业近2万人,人均旅游收入近2万元,带动500余户贫困家庭稳定脱贫。建成和在建民宿50余家,实现年综合收入2亿多元。

“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围绕‘明升生态化、生态明升化’,持续深化‘生态+旅游+扶贫’模式,将有明升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引入木耳种植、乡村旅游等生态明升链,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柞水县委书记陈璇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