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患者进行倾向性匹配, 他汀类与非他汀类组28天全因死亡率分别为5.2%和9.4%
6月24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教授李红良团队发表于《细胞代谢》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使用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
团队通过对湖北省21家医院的13981名新冠肺炎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得出该结论。
“经过严格配比和校正后的研究数据显示,使用他汀类药物组的28天全因死亡率为5.2%,明显低于非他汀类药物组9.4%的死亡率。这无疑对全球数百万新冠肺炎患者的用药,极具指导意义和重大的参考价值,将直接有助于降低新冠肺炎的全球死亡率。”李红良告诉《明升中国app报》。
这一重要研究成果,也为他汀类药物或他汀类药物与普利类/沙坦类(ACEI/ARBs)降压药联合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安全性,提供了关键的支撑证据。
李红良指出,这项研究成果明确支持了他汀类药物在住院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显著的保护作用,并为后续开展他汀类药物是否具有降低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的前瞻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信心。
团队系统的回顾性研究中,1219名患者在住院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主要是阿托伐他汀,平均剂量为20毫克/天)且平均在院用药时间为22天;新冠肺炎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中,有319名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联合普利类/沙坦类药物,有603名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其他降压药物。
研究人员基于13981人群对比分析了使用他汀类药物和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病人死亡率和次要结局。由于由于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年龄较大、合并症更多、病情更严重,研究人员进一步对两组患者临床情况进行了严格的配比和校正,使两组患者在基本情况均衡可比的状态下,进行他汀类药物疗效的相关分析。
13981名患者的数据分析发现,在随访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新冠患者的死亡率。同时,使用他汀类药物也明显降低了新冠患者有创机械通气、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在院期间的血液中炎症因子(如白介素-1及C反应蛋白)水平也显著低于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861名他汀类组患者和3444名非他汀类组患者的配对队列分析结果与总人群分析结果一致。
对于明升手机版界关心的两种影响新冠病毒受体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表达的药物联用是否增加新冠患者死亡风险的问题,该研究也进行了初探。研究结果显示,在新冠肺炎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中,他汀类药物与普利类/沙坦类药物的联合治疗并没有较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及其他次要结局的风险。
李红良强调,由于该项研究是回顾性研究,因此,该研究无法证明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下降是直接由他汀类药物单独或与普利类/沙坦类药物联用引起的。
同时,回顾性研究的结果也应谨慎解读。尽管这些数据确实为他汀类药物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性证据。但是,在大规模临床应用前,通过进一步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对新冠肺炎的疗效是非常必须的。
尽管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但在新冠病毒全球流行的大背景下,其使用就引起了app界的广泛争议。
因此,使用他汀类药物或他汀类药物与普利类/沙坦类药物(为最常用的降压药物之一,同时可能引起ACE2表达增加)联合将如何影响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结局是亟待解决的重大临床问题。
李红良团队经过探寻这个重要临床问题,为app界提供了答案。
相关论文信息:http://www.cell.com/cell-metabolism/fulltext/S1550-4131(20)30316-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中国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