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抗原纳米疫苗作用机制示意图 扬州大学供图
近日,扬州大学纳米生物技术团队设计研发了一种应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多抗原纳米疫苗,全面增强了机体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为预防及治疗耐药菌感染提供了一种新型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诊疗学》。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在全球广泛传播,可导致人和动物的多种感染性疾病。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易产生耐药性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成为app家眼中头号的“危险分子”,严重威胁着人类与动物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目前,新型抗生素的研发进程缓慢,促使科研工作者不断探索新的应对方案。接种疫苗可以训练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对抗病原体、操作方便、应用广泛且具有持久的保护作用,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抗菌策略。
然而,两项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的III期临床试验均以失败告终,其原因在于疫苗中抗原过于单一,同时只注重诱导体液免疫应答而忽略了细胞免疫反应。
而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分子影像、组织工程及再生明升手机版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发展。纳米技术与免疫治疗的结合得到了国内外研究机构和药企的高度关注,有望为疾病治疗带来新的机遇。
“以纳米级颗粒作为疫苗不仅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还能避免灭活疫苗或减毒疫苗存在的回复突变、引起的过敏及自身免疫等不良反应。此外,纳米疫苗能充分调控抗原输送部位及释放速率,为靶部位获得有效的抗原浓度提供保证。”论文通讯作者、扬州大学兽明升手机版院教授周昕说。
“针对疾病特征合理调节免疫反应,才能有效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周昕介绍,树突状细胞(DC)对于激活机体免疫应答及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发挥着关键的枢纽作用。
作为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树突状细胞内抗原递呈途径对于诱导不同的免疫应答类型至关重要。“我们成功实现了对树突状细胞抗原递呈途径的有效调控,为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应答提供了保障,同时保留了较强的体液免疫反应,对细胞内、外存在的细菌都具有清除作用。” 论文第一作者陈刚说。
据悉,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周昕说,后续工作将进一步聚焦于实现疫苗树突状细胞内命运的智能化调控、精准“定制”免疫反应类型,为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技术基础。
目前,疫苗是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而纳米技术的引入为疫苗研发提供了新思路,相信随着纳米技术及生物技术等学科的快速发展以及相互渗透,将会有更多的纳米疫苗被发现并用于人类及动物疾病的防治。
相关论文信息:http://www.thno.org/v10p7131.htm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中国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