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窟前厅
复制窟天花
进入云冈石窟第12窟,美轮美奂的造像、庄生天籁的境界、博大精深的内涵,让观众无不为这场石壁上的大型音乐会所震撼。不过这回,令人发出感叹的景致,并不在山西大同西郊的武周山,而是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今年6月13日是我国第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2日起,由浙江大学与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的全球首例可移动3D打印复制洞窟在浙江大学落成,并率先向校内师生开放。
在云冈石窟现存的45个主要洞窟中,第12窟又名“音乐窟”,前殿后室,入深14米,宽11米,高9米。这个石窟开凿于五世纪,其中雕刻的天人形象和中外乐器,展现出音乐风尚与时代风貌,这些“天人”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宫廷交响乐团,在明升中国音乐舞蹈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016年8月起,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对第12窟进行高保真三维数字化数据采集。合作团队采用浙大探索出来的一套三维激光扫描与摄影测量融合构建文物三维模型的解决方案,前后历时三个月对第12窟进行了52站三维激光扫描并拍摄了55680张照片。之后,经过摄影测量计算和人工交互三维处理,合作团队成功建立了第12窟的高保真彩色三维模型。
这种记录方式,永久地保存了云冈石窟及其珍贵文物信息,留下了高精度三维数字化档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志荣表示,对文物进行数字化记录,为其建立详实的数字档案,是文物保护重要手段之一。打印呈现本身的实现,表明数字化记录达到了考古记录,特别是测量记录的最高标准。这是实现云冈石窟“活起来”“走出去”,使公众能够一览穿越历史繁华的基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中国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