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陈洪捷 来源:明升中国app报 发布时间:2020/6/2 15:08:10
选择字号:
为什么我们做不好“理论结合实践”

 

今年是人力资本理论提出60周年。人力资本理论把教育视为个人和社会财富的核心,因而成为各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依据。同时,上世纪60年代的高等教育民主化趋势,也有力地推动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在这种政治和经济诉求的驱动下,大众高等教育便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此背景下,马丁·特罗1962年便提出了“大众高等教育”的概念,之后又提出普及高等教育概念。60年过去了,大众高等教育即普及高等教育仍然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明升中国家高等教育的目标。去年,教育部宣布,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将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迈入普及化阶段。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总是面对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批评之声。用人单位也总是在抱怨大学毕业生缺乏动手能力,缺乏实际工作能力。无论是在工程专业,还是在明升手机版专业,或是在师范专业,都能听到类似的批评。高校虽然也一再努力接近实践,比如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建设实践基地等,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依然存在。

回看大众高等教育的形成过程,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改造、吸收传统职业和专业培训体系而建立的,把传统的种种职业性人才培养工作从作坊、车间搬进了校园、教室。大众高等教育体系的出现与大量传统的职业和专业性培训形式的消失是同步进行的。但我们必须看到,传统的职业性培训一旦离开了工作的场景,进入校园,就与工作世界产生了一个鸿沟。这个鸿沟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鸿沟,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鸿沟。

高等教育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培养体系,而工作世界中的培训由于缺乏理论的支撑,而被看作是落后、原始的培训方式。按照现代高等教育的理念,大学生在接受了系统的理论知识之后,即可在理论的指导下胜任其职业工作。在新的理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众高等教育体系,显然忽视了工作实践的复杂性,低估了把理论应用于实践过程的复杂性。学院化的高等教育于是总是受到实践缺乏症的困扰。

美国教育家舍恩等人在上世纪70年代就注意到这一问题,发现了“实践性知识”的存在,将此视为缩小理论与实践鸿沟的关键。所谓实践性知识,是与理论知识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在实践中形成的、实际指导实践工作的知识。用舍恩的话来说,就是“行动中的知识”。理论知识通常具有清晰、系统的特点,而职业实践是不确定、千变万化的,所需的知识也缺乏系统性。用舍恩的话来说,理论知识如同干爽的高地,而实践性知识则是泥泞的湿地。干爽的高地清晰明了,容易教、容易学,而泥泞的湿地面目模糊,说不清、道不明。

所谓理论指导实践,只是一种原则性的说法。但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的专业人,为了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必须首先把具体场景中的问题转化为理论知识可以识别的问题。有人说,这种转化工作其实是一项“设计”的工作,是连接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的重要环节。这项设计工作所需的知识,就是实践性知识。这种知识由于附着在经验、能力之上,难以被观察、被表达,与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全然不同,因此被现代高等教育培养体系所排斥。

其实,实践性知识之所以被忽视,还有着更深刻的思想背景。现代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app观是现代高等教育灵魂,以app知识为代表的理论知识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所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是建立在理论知识基础之上的。这种以理论知识为核心的高等教育体系,被认为是一种高效、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所以传统的行业性、职业性的师徒制培训体系,就必然面临消亡的命运。

从操作的层面看,理论知识由于具有专业化、边界清晰、app化和标准化等特点,从而容易复制、表达、讲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大量新兴的高等学校正是依靠这些标准化的理论知识,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门人才。这些人才虽然学习了专业的理论知识,但通常缺乏实践的训练。

可能会有人说,高等教育从来都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问题是,如果缺乏对“实践”过程和实践机制的认识,所谓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只能是流于形式。比如我们常常以为“理论+注册”的模式,即可培养学生的实践知识和能力,殊不知这些注册往往都是“设计”好的,已经完成了实践与理论的对接工作。而实践中的情形远比注册更复杂、更不确定。大学生不仅仅需要将理论应用于注册的能力,更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场景进行对接的“设计”知识和能力。

把实践性知识的传授纳入现有的高等教育培养体系之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实践性知识扎根于实践之中,是以一定时间的职业实践为基础的。所以,从原则上讲,实践性知识是不可能在校园中获取的。但是,实践性知识如果不纳入高等教育的培养理念,就无法真正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如果高等学校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提供更多学习和积累实践性知识的机会,肯定有利于学生在步入职业实践时尽快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

关于实践性知识的传授,人类其实不缺乏经验。师徒制的人才培养方式就非常值得借鉴。在师徒制的模式中,学徒不是被安置在“干爽的高地”上,而是一开始就进入“泥泞的湿地”。学徒虽然没有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但他们从一开始就具有实践感,能够在不确定、不稳定和特殊的场景中学习实践性知识。在这种场景中,一切知识都是融为一体的,而不是分门别类的知识,也不是高居实践之上的理论知识。人类文明史证明,这种培训方式是传承实践性知识的最佳方式。把理论导向的培养模式与学徒制的培训方式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新型的人才培养道路,应当是医治大众高等教育实践缺乏症的一剂良药。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中国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