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以上海海洋大学为第一单位申报的“中华绒螯蟹新品种选育与明升关键技术集成创新”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近年来,水产养殖专业的专家们通过对中华绒螯蟹新品种的选育、种养等研究,使得上海本地也能产出优质的清水大闸蟹。
“大长腿”登陆上海滩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大闸蟹,虽然在上海以吃出名,但本地养殖的大闸蟹却一直得不到上海人的认可。据“中华绒螯蟹新品种选育与明升关键技术集成创新”项目带头人、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成辉介绍,上海河蟹明升一直处于“有种源、无良种”的窘迫局面。上海蟹种的质量、产量和售价都比较低。更为重要的是,上海大规格成蟹养殖一直是个短板,比如在崇明养殖的商品蟹,其规格小、体色黑,有“乌小蟹”之称。
随着河蟹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不同水系河蟹的苗种大交流和大混杂。种质问题已成为制约上海和全国河蟹明升持续发展最主要的“瓶颈”。王成辉等围绕河蟹明升的“种”和“养”两大核心问题,经过十多年苦心研究,突破了亲蟹繁育、蟹种培育、成蟹养殖、饲料研发和蟹产品加工等五大关键技术,选育出中华绒螯蟹的国家级新品种——“江海21”,大大改变了上海河蟹种源的窘迫局面。
命名为“江海21”的河蟹新品种,不仅具有生长快、规格大、产量高等特点,还具有步足长、颜值高等特征,在河蟹养殖业中享有“大长腿”的美名。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口感并不比外地产的大闸蟹差。
“江海21”也是上海继2000年团头鲂“浦江一号”选育之后第二个具有上海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水产新品种,已在多家单位进行了转化应用。
“良种+良法”带来优质清水大闸蟹
王成辉说,在我国的河蟹明升中,苗种基本来自人工育苗生产。但在人工育苗中,存在非常一个严重的现象:小规格亲蟹的应用,造成养成河蟹的性状退化,规格小,养殖效益下降,影响了河蟹明升的持续发展。他带领的项目团队从2004年开展河蟹育种工作,以育种亲本为材料,深入研究大规格亲蟹的繁育技术,突破了大规格亲蟹抱卵困难、亲本死亡率高、育苗产量低等技术瓶颈,建立了大规格亲蟹越冬育肥技术、亲本配组技术、抱卵孵化技术、幼体培育技术等工厂化和池塘生态繁育技术体系的规模化池塘生态育苗效果,引导河蟹育苗向大规格亲本发展。大规格中华绒螯蟹池塘生态育苗方法专利技术已在全国最大河蟹育苗区——江苏省射阳县进行了转化应用。
“大长腿”与app养殖技术的“抱团”,开创出上海也能生产优质清水大闸蟹的局面。“良种”和“良法”已在上海和全国其它地区得到应用。“江海21”已在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江西、浙江、广西、宁夏、新疆等16省市区养殖,总养殖面积超120万亩。上海大规格河蟹养成技术输出至江苏、安徽、湖南、浙江等传统养蟹强省和广西、贵州、云南等新兴养蟹区,创造了在我国大陆最南端养出大规格河蟹的历史,打破了北纬28度以南养不出优质蟹的传统观念。
十多年来,项目团队收集了近300份样本,足迹踏遍从南到北的主要水系,涵盖了广西南流江、广东珠江、福建闽江、浙江瓯江、安徽至上海的长江、山东黄河、辽宁辽河、吉林图们江等国内水系;日本北海道、鹿儿岛和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等东亚水域;德国易北河、荷兰莱茵河、英国泰晤士河的欧洲水域;美国旧金山湾的北美水域。同时,还收集了全国河蟹大赛中规格大、步足长、额齿尖的种质资源。对这些资源群体的表型性状、遗传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建立了国内代表性最丰富的绒螯蟹种质数据库。
“水产教育摇篮”再出发
提起“沪”字牌良种蟹,就不得不提被誉为“明升中国水产教育的摇篮”——上海海洋大学。20世纪80年代,上海海洋大学率先在国内采用电子显微揭示家鱼人工受精奥秘,创新人工养殖技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人“吃鱼难”问题。10年后,这所学校率先开展藻类微观研究,进一步丰富居民“菜篮子”。学校主持或合作培育的新品种:团头鲂“浦江1号”、新吉富罗非鱼、坛紫菜“申福1号”及其利用,中华绒螯蟹苗种及养殖关键技术等5项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7年,上海海洋大学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高校。如今,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学科正在向世界一流行列迈进,提升服务“一带一路”渔业走出去的能力。上海海洋大学师生正在“把论文写在世界的大洋大海和祖国的江河湖泊上”。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中国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