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将现场田间测试的数据与发布的苗情图进行比对。南京农大供图
“你看,点到兴化市,然后拉大,拖动一下就可以精确定位到田块,通过这款小程序能看到每一个田块的小麦苗情。”眼下正值小麦生产关键时期,江苏省兴化市农技推广中心副站长陈春生在手机上演示的是,由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设计的“江苏稻麦生产智慧服务”小程序。
该程序包含了今年2、3月份全省所有县市的小麦苗情数据及管理措施建议。疫情期间,农技人员足不出户,拿出手机轻轻一点,就能获知全省苗情。
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副院长田永超介绍,这款智能小程序是基于团队最新绘制的2、3月份江苏全省小麦苗情遥感监测图,数据来自于架设在田间的“天眼地网”。
“天眼地网”监测准确可靠
田永超告诉《明升中国app报》,所谓“天眼地网”就是,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田间物联网传感器等遍布于天上和田间的监测设备,实时监测、传输、获取数据,对苗情生长状况、空气温湿度、土壤墒情等11个技术指标进行采集上传、汇总分析,最终实时汇集成一张图。“用一张图为田间生产送上第一手的信息参考。”田永超说。
今年2月,受雨雪天气的影响,江苏省小麦部分产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冻害影响。从南京农业大学绘制的2、3月份两张全省小麦苗情遥感监测图上看,蓝、绿、红三种颜色分别对应不同苗情,根据长势由强到弱,分成一、二、三类苗。不同地区苗情差异大,江苏省泗洪县西部的图标始终是红色,这代表三类苗比例高,长势上不来;而在江苏省兴化市,图标显示则以蓝、绿为主,预示长势旺盛。
3月17日,田永超等专家分别前往不同长势的小麦生产区域,将现场测试数据与发布苗情图进行比对。在兴化市粮食明升园区生产基地内,千亩小麦在阳光中随风摇摆,长势喜人。而在泗洪县魏营镇等地,苗情长势还没上来。
“这和我们卫星遥感监测的结果是吻合的。也就是说,手握‘一张图’就可以因地制宜地定方案、开处方。”田永超说。
苗情图为丰产增效提供情报
一拿到南农大提供的苗情图,兴化市农技推广中心就对全市的农技人员、农场主和大户们进行了线上分类指导。
“以往,1个农技人员1天最多跑2、3个县的田块,拿到的数据都是单个点上的,费时费力,还有偶然性,南京农业大学提供的苗情图,对全省各个区域的苗情进行了智能化的分类分级,系统、精确,一目了然。”陈春生说。
根据苗情图实施的田间管理措施很快发挥了作用。仅1个月时间,三类苗比例显著下降,一、二类苗占比将近90%。陈春生表示,分类抓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兴化市今年夏粮能确保有个好收成。
田永超在实地考察后,结合现场苗情给出了生产建议:“淮北西部多丘陵、降水少,要补水、补肥;泰州一些地区长势偏旺,可以缓施少施肥料。”
“疫情助推了我们的技术应用。”田永超告诉记者,南京农业大学智慧麦作技术正通过信息获取的规模化、苗情诊断的精确化、农艺措施实施的智能化,来实现小麦生产全程管理的智慧化,也就是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田间物联网设备共同架设“天眼地网”,实时获取苗情数据,变原先的“拍脑袋”、“凭经验”为如今的手握“明白纸”、分类“开处方”,通过精确化、差异化的田间指导方案,实现更为均衡的大面积丰产增效。
除了开发“江苏稻麦生产服务”等智能化小程序外,团队还开发了“农田感知与智慧管理”的微信公众号,通过线上、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将技术面向各级农技推广部门、作物专家、家庭农场主、种植大户等推广。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中国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