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颁奖典礼举行 |
张文宏获颁上海市“科普杰出人物奖” |
|
12月4日,2020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颁奖典礼举行,表彰为科普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获颁本届“科普杰出人物奖”,其科普成果家喻户晓,为全国乃至世界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当天,张文宏等沪上科普大咖们在现场,与大家分享来自抗疫一线的科普心得。
2020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设“科普杰出人物奖”“科普贡献奖”“科普成果奖”“科普传媒奖”“科普管理优秀奖”和“优秀科普志愿者奖”,新设“健康科普奖”和“青少年科技励志奖”及提名奖,来自全市各领域的126个科普奖项或个人获奖。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带来巨大冲击,明升中国取得了新冠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其中,上海相继涌现出一批敢为人先、为民奉献的优秀抗疫工作者个人与团队。本届创新奖将目光聚焦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作出突出贡献,且具有典型、代表性成果的个人或组织,并为他们新设“健康科普奖”。该奖项今后也将成为常设奖项类别,每年由创新奖管理办公室在健康科普领域选定新主题,着重表彰在这一主题下表现突出的科技、科普工作者。
本届创新奖新设“青少年科技励志奖”,授予对象是在上海市就读且年龄在18周岁以下,在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青少年科技爱好者。本届青少年励志奖共申报74人,参评学生中获省部级青少年科技奖项的共71人,占到总数的96%。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青少年励志奖一等奖”获奖人之一,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杨行健同学。他痴迷于蝴蝶和昆虫,在深入自然的考察过程中,常常晚上11点半才睡觉,早晨3点就要起床,每天步行几十公里已是家常便饭。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兴安岭发现了蝴蝶的新品种,还撰写了相关论文,并发表在专业期刊上。
获得今年“优秀科普志愿者奖”之一的上海师范大学的马逸珉同学,一直积极参与相关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积极活跃于台前幕后,累计服务时长接近2000小时,在疫情防控期间,主动承担起上海科普教育志愿服务总队抗疫文章撰写与发布工作,累计阅读量突破1000万,为构建群防群治、群策群力的抗疫宣传阵地贡献力量。
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牵头,长江经济带11家省级卫视参与创制的《长江之恋》获科普传媒奖(科普作品)一等奖,这部作品是国内首部4K拍摄的长江科普类纪录片,并且系统阐述了长江流域地理、气候、人文、水利、动物、植物等方面的科普知识,是一部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的优秀科普作品。
据悉,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设立九年来,一直以表彰和激励科普工作者为职责,优秀科普成果、机构、人才不断涌现,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推动了科普事业和科普明升的协同发展,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间接支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中国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