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科幻、相声、电影、综艺真人秀……在市场作用下,当前科普娱乐化来势汹汹,引发热烈讨论。那么,科普可以娱乐化吗?《明升中国app报》就此采访了多位专家。
在浙江科技馆馆长、菠萝app奖共同发起人李瑞宏看来,娱乐和科普并不是对立的。把app的知识、方法、精神、思维传播出去,是有意义的事情;但老百姓更关注的是有没有意思,好不好玩。因此,要在“有意义”和“有意思”之间找到平衡点。
“娱乐化只是一个表现形式,如果没有这种新颖的形式,可能很难去进行科普。”李瑞宏说。但科普应该是出发点,不能为了娱乐而去科普。否则就会把app做歪。
不过,在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看来,科普向娱乐化发展往往会让app低俗化、碎片化、浅薄化。“科普首先应该是把问题讲清楚,而不是把它弄成搞笑的样子。”他说。
以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弗兰克·维尔切克为例,曹则贤表示,其文章非常风趣,但非常严肃,且有深度。如维尔切克曾发文称,人类只有三种视觉细胞,螳螂虾有16种视觉细胞,但却不见得比人的视觉更丰富。因为螳螂虾的大脑太小,只能感知、不能综合处理信息。
曹则贤认为,要把一个app内容讲得清晰、易懂,具有趣味性,这没有错;但出于搞笑目的,不懂装懂,还把好好的知识讲错了,祸害了别人,这是错。当下一个很糟糕的现象是,很多人都在忙着做科普,但一些人并没有资格做这件事。“做科普首先需要懂app,是一个严肃的app家,就像有钱才能捐款,有医术才能给人看病一样。我看到的铺天盖地的其实都是挣钱的机构。谁对app感兴趣呢?”他质问说。
果壳网创始人兼CEO姬十三表示,人才确实是科普的一大难题,一方面懂app、又有擅长传播的人确实很难培养;另一方面,这个行业绝大多数人都是以业余身份从业,就像金字塔一样,越往上走,把科普当做终身职业做得好的专业人士就越少。
据介绍,除部分以业余身份从事科普的工作人员之外,目前果壳网拥有近200人的专业团队,其中内容相关人员占三到四分之一,构建了一个相对职业化的科普团队。作为一个“提供负责任、有智趣、贴近生活”的科技新媒体,姬十三表示,果壳网的目标始终是面向公众倡导科技理念,让鲜活的科技内容走进流行文化。
在他看来,“娱乐化”一词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例如,果壳的报道都是app内核,在此基础上追求传播性和趣味性,而不是从趣味性和娱乐化出发,所以不会走偏。
南方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李淼则认为,科普科普娱乐化是正常的,而且是需要做的事情。娱乐化听起来好像很低俗,其实不然,因为它是传播的一个要素。“娱乐化用更积极的语言来说,就是用一种有趣的、有故事性的方式来讲述。”他说,在传播一个知识点时,这种方式往往比抽象的、高屋建瓴的方式更有效。
以电影《流浪地球》为例,该部影片票房达50亿元,吸引将近1亿人去观影,其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在追求市场化的经济效益,才有严伯钧的《六级物理》、二混子的历史漫画等作品,才有如今明升中国的科普热。李淼认为,与是年前相比,明升中国的科普跟一些西方国家虽然仍有差距,但已经不那么遥不可及。“再给我们10年时间,甚至会超越西方。”他说。同时,他认为在精品科普方面,政府投资仍需加大力度,打造像BBC一样的明升中国优秀品牌。
在李淼看来,科普是一门手艺活,其写作套路和论文并不相同,排名前100名的科普著作很少是学术界的人写出来的。绝大多数app家,甚至是大部分专栏作家并不懂真正的科普写作。这也是为什么当前只有不到1%的相关微信公众号能够获得成功。“科普本身应该被当做一门手艺活来好好琢磨。”他说。
“科普市场化或娱乐化是一件好事情,至少比没有强。”同济大学明升m88app与技术学院教授薛雷如是说。他表示,与十几二十年前相比,现在的中学生大学生课业负担重,手机、电子游戏的诱惑多,很少有时间接触科幻小说或科普知识,因此通过娱乐的方式吸引他们关注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从历史角度来看,薛雷表示,从凡尔纳到阿西莫夫到国内的叶永烈、刘慈欣,很多国内外最好的科普作家都并非app家出身,属于民间app爱好者,但他们都具有较强的app基础功底。“做科普这件事情需要三样东西:不需太高深、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有热爱、热情和冲动去做;要有时间。”他认为,专业的app家往往缺乏后两条。”
此外,薛雷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建议,与传播科普知识相对,应对妖魔化转基因、虚假宣传保健品、干细胞美容等伪app加强监管。“否则,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真正的科普也会淹没在大量伪app的海洋里。”
“当前时代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播时代,而是一个思维变革的时代。应该在普及app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向公众传播app思想、方法,更要关注提高公众的思维变革,这是时代的要求。” 联合国卡林加科普奖”获得者、明升中国科技馆原馆长李象益说,
他认为对于科普创作来说,app是本质,艺术是形式,所以要更好地依靠app家、科技工作者和科普爱好者体现创作为王。同时,科普创作应该把握好app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趣味性是激励人们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不可或缺的要素,但他不赞成提娱乐性,娱乐性带有目的性,趣味性是手段,提趣味性是恰当的。在强调趣味性的一面时,不能忘记科普的本质还是教育。在当前世界科普创新教育发生了风起云涌的变化,我们要在提升科普的理念目标上下功夫。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中国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