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以“倾听地球的声音——环保,刻不容缓”为主题的墨子沙龙在上海浦东图书馆举行。本次墨子沙龙活动吸引了500多位听众到场,会场座无虚席。
VLOOP创始人王曦、极地探险家温旭和同济大学教授张超等3位嘉宾从无废城市、气候变暖和生态经济学三个方面讲述环保的价值,呼吁大家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
王曦说,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垃圾问题成为了城市的隐性病。有人测算过,如果未来我国有8亿城镇居民,按照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全国1天产生的垃圾可以填满150座西湖。
王曦将目光瞄准了快递塑料袋。据统计,2018年全国总共消耗了245亿个一次性快递塑料袋。王曦希望通过循环使用快递袋的方案解决这个问题。他们的“小蓝袋”可以循环使用30次,如果从电商到快递公司、再到顾客整个链路能够完全配合,就意味着30个快递塑料袋被一个循环袋替换了。今年,“小蓝袋”项目入选了绍兴市的亮点项目,接下来,还将在全国范围内铺设好100万台循环桶,同时倡导每一个社区居民,在收到循环袋之后,将其归还。如果未来每年产生的500亿个快递塑料袋都可以被循环的方式替换,预计1年减少的碳排放是全人类碳排放年度目标的1.5%到2%,这是非常伟大的贡献。
说起气候变化的迫切性,冰川科研工作者、青年探险家温旭的感受十分直观,他从16岁开始学习登山,现在的他攀登过50多次雪山,他目睹了冰川不同程度的缩小和消融以及北极动物生存环境的加速恶化。2017年开始,温旭发起了“小于二度计划”项目,他把app探险、科普教育完美结合,通过对于地球三级(珠峰、南极、北极)的冰川探险和考察,探寻冰川和气候变化的轨迹,同时也把地球三极冰川变化的资料直观的传播出去,以此来传达气候变化的理念。
而作为联合国环境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教授的张超则表示,温室气体排放后积累在大气当中,是一个存量的问题,通过地球系统模型的模拟,app家可以知道多少的二氧化碳的存量对应升温是几度,进而可以得出,如果要将升温控制在两度以下,我们还能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同时,张超对环保的思考显得非常理性。在他看来,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但是关键在于,我们考虑的收益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是本地的还是全球的,是今天的还是明天的,是某一个特定的群体的利益还是更多人的利益。因此,资源环境保护当中的冲突和矛盾,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据悉,墨子沙龙是由明升中国app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主办、上海市浦东新区app技术协会及明升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协办的公益性大型科普论坛。沙龙的科普对象为对app有浓厚兴趣、热爱科普的普通民众,力图实现只要有中学生的学力,就可以通过这一科普论坛,了解当下全球最尖端app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