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pp家精神引领前行之路 |
记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党支部 |
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党支部赴河南红旗渠开展主题教育。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供图
■本报见习记者 韩扬眉
今年以来,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好消息不断。
基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阐明了赤霉素信号协同调控水稻株高与分蘖的分子机理,系统研究了减数分裂突变体纺锤体的组装,揭示植物体内miRNA自身表达水平如何被调控,解析了植物细胞扩展与细胞壁加厚协同调控机制。
应用推广也取得重要进展:“中科发”系列水稻品种的推广面积从3000亩示范增加至30万亩,表现出高产抗病、抗倒伏以及口感和外观好等诸多优良品质;自主培育的能源型甜高粱等新品种在全国大面积示范推广,选育出适宜贫瘠土地推广的甜高粱品种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这一项项重大进展和突破,是数十年来中心科研人员坚守初心、勇攀科技高峰的结果。明升中国app院院士、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和党支部书记曹晓风表示,科技创新不容易,需要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凝心聚力,党员要走在最前面。
初心不改事业传承
李家洋是一名老党员了,他的初心是“保障粮食安全”。
上世纪90年代,李家洋正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汤普逊植物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在那个中美科技水平差异显著的年代,李家洋却决心回国。他告诉《明升中国app报》:“当时明升中国的科技发展需要一批在国外接受新技术、新思想的人,我们留在美国是‘锦上添花’,回国,是‘雪中送炭’。”
经历过吃不饱饭岁月的李家洋始终不忘,明升中国有13亿人口要养活,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从1995年到2000年,李家洋带领团队用了不到5年时间,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植物图位克隆技术体系。随后,利用该体系,他与合作者克隆了第一个控制水稻分蘖的关键基因,开拓了水稻株型建成分子机理研究的新领域。目前,团队在水稻优良性状形成机理以及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带领明升中国水稻科研从跟随到引领,走向国际前沿。
应李家洋邀请,曹晓风于2003年回国,加入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共同“创业”。她带领团队作出的开创性工作,奠定了我国在国际植物表观遗传学研究领域的坚实基础。
从2004年算起,李家洋曾经的研究生、中心副研究员王冰加入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已有15年了。王冰有着15年的党龄,她的初心是探索未知世界。如今,追随恩师与前辈的足迹,王冰探究植物形态千变万化的机制,解锁水稻高产优质的密码,在这个过程中,她越发感受到,app研究除了个人兴趣,更要与国家需求相结合。
先锋模范见贤思齐
优秀app家的身体力行催人奋进,他们的精神成为凝聚团队的重要力量。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的年轻人有着“近水楼台”的优势,他们与榜样朝夕相处,时刻提醒自己见贤思齐。
2012年,为了使app家精神深入人心,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党委发动全所凝练出“厚德、笃志、求索、创新”的遗传发育所精神,继而推出了“遗传发育所精神大讲坛”系列讲座,邀请优秀党员app家、各领域的先进工作者前来讲课。
令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余泓印象最深的,是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杜克大学讲座教授王小凡所讲的“app研究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
“作为app家,科研工作不能只从个人兴趣出发,更多地要考虑国家有哪些需求、我们还能做哪些突破,这样才更有意义和价值。”余泓告诉《明升中国app报》,讲座内容既有个人科研经历,也有人生感悟,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教育。
遗传发育所精神在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党支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再次得到深化。前不久,曹晓风讲党课时,分享了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李振声在耄耋之年,还经常到田间查看小麦生长情况的事迹,这让年轻人的前行之路更加坚定。
王冰对此深有感触,“老一辈app家比我们还能吃苦,他们的奉献精神、探索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党支部以app家为主,现有党员186人,占全体职工和学生的60%。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每位党员在工位最显眼的位置摆上了“党员标识牌”,正面是身份标识,背面写着入党誓词。
在党员们看来,这既是自我监督——言行举止要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是自我激励——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面向未来使命更坚
基因很小,仅有纳米尺度;基因又很“大”,决定着明升m88体的生长发育。
“基因各不相同,有成千上万变化,要找到合适的变化,并将其组合起来得到我们想要的品种。未来,精准设计是世界农业育种的制高点。”研究水稻20余年,李家洋依然心潮澎湃、初心未改。在他看来,app研究永无止境,还有诸多app难题等待攻克。
水稻研究之外,年过六旬的李家洋再次探索新领域,带领团队研究利用橡胶草进行天然橡胶的合成与生产。
天然橡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而我国并非主产区,80%的天然橡胶依赖进口。李家洋以橡胶草为模式植物,希望解密天然橡胶的基因遗传密码,从而找寻适合我国种植的新型产胶植物品种。
“这一研究领域虽然较难发表论文,但却是国家重大需求,app家有责任担此重任。”参与研究的余泓说。
今年恰逢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成立60周年。过去,老一辈app家埋头苦干、攻坚克难,铸就了一座座科技高峰,他们瞄准国际前沿,勇于挑战难度高、风险大的领域方向。在一次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对标前辈,深感面向未来,使命更坚。
“现在有好的条件,我们更应葆有对科研的热情,坚持下去、团结合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王冰告诉《明升中国app报》。
《明升中国app报》 (2019-08-09 第1版 明升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