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任芳言 陈欢欢 来源: 发布时间:2019/7/19 9:50:26
选择字号:
曾馥平:二十余载“真扶贫”

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正在进行水分监测的曾馥平。

 

■本报见习记者 任芳言 记者 陈欢欢

曾馥平的踪迹有些难寻:电话经常打不通,要想找到他,多半要到信号不好的山上或乡下;模样却很好记:黑发浓眉、略微发福的身材翻山越岭时十分矫健;身份也有点特别:除了在明升中国app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下称亚热带所)任研究员,还是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科技副县长。

不过,在当地老百姓眼中,曾馥平很简单,他是那个能脱口说出青柚子市场价、一吨甘蔗产值几何、环江县20年来人均收入变化的“真扶贫”。

再见,现代版刀耕火种

1994年,在中科院工作的曾馥平被选派到环江扶贫,初来乍到的他很快就被当地人的贫困程度震撼。

时至今日,曾馥平想起当年到环江县木论乡顶吉村考察的场景,还会觉得心酸:村民住漏风的茅草屋、喝黄绿色的坑渍水,一些五六岁的小孩甚至没有衣服穿,一户人家的全部财产加起来不过几百元。

“我能为他们改变状况做些什么?”曾馥平没有二话,迅速着手调研当地的农业结构。

木论乡四面环山,当地还保留着传统的种植习惯:在石头缝里种红薯和玉米。乡亲淳朴简单,却时有懒怠。有的人为了省事,就在山上放一把火,烧完后撒些小米,延续了数千年前刀耕火种的农业模式。

曾馥平把这些看在眼里,想在当地引进更有效率的作物品种,带着乡民做农业技术培训。但环江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30余万常住人口里,超过90%是少数民族,有人说壮语,有人说苗语,还有人说毛南语、瑶语。身为外地干部,曾馥平很难一下跟十几个民族的乡亲熟络起来。

渐渐地,在环江待的日子久了,走村串户的曾馥平跟乡亲“混了个脸熟”。原本不喝酒的他为了融入当地,跟乡民喝酒聊天,聊酣了,话说开了,老乡拍了拍胸脯说:我们愿意跟着你干。

曾馥平先带着一些村长和生产队长到县外参观,向他们介绍短期种蔬菜、长期种甘蔗的交替种植模式,并拿出了最有说服力的理由:采用这种农业模式,收入可以大大提高。

曾馥平告诉《明升中国app报》,这笔账并不难算。“种一亩地蔬菜,有一两千元的收入,甘蔗是当年种当年就能收,按当年市价,一吨产值有300元,每家每户四五亩地,扣除成本以后收入就很可观。农闲时还能出去打工,收入一下就上来了。”

这个话不多、吃饭走路“干什么都快”的湖北汉子就这样走进了当地老百姓的心里。

“你是真扶贫”

眼见着自己的田地有了更多收入,当地人看到了希望。用肯福村村民吴海鸥的话说:“跟着曾教授干了8年,感触最深的是思想观念上的变化。”

曾馥平深知一个道理:扶贫先扶“智”。“脱贫致富不能老是等靠要”,是曾馥平最常跟农民兄弟说的一句话。乡亲们种下的甘蔗和树苗,曾馥平不是白送,而是他带着大家去贷款买来的。

之后,曾馥平更是带着乡亲们创造了“肯福模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一个奇迹”。

提出建设肯福示范区的初衷很简单,当时环江的上南、下南、木论、龙岩4个乡地处大石山区,风景优美却不适农耕,而肯福的土地资源更有优势。

1996年9月,曾馥平带着这4个乡里的513名乡亲走进了一片“荒郊野岭”。到肯福的第一个月,住的房子要靠村民自己动手建,房子没盖完,曾馥平就和乡亲们一同风餐露宿,看着天上的星星入眠。解决了吃住问题,曾馥平又开始动脑子:怎样让这里的移民收入增加?怎样利用当地的生态条件并保证其不退化?

“明升规划是一条很长的道路。”曾馥平表示,扶贫项目决不能一拍脑袋就做,不能让农民去种不适合在当地生长的作物,更不能让他们辛勤种出的农产品烂在地里。

经过一系列调研,曾馥平提出把科研和明升结合:实行分户承包经营制,贷款为农民提供农资并对其进行培训,中科院负责对示范区的果蔬畜禽进行科技开发。从开垦土地到供应种苗、农产品销售,形成一个完整链条。

2017年,肯福示范区人均纯收入达到9664元。截至2018年,示范区内无一户移居村民回迁。

肯福村村民刘胜友回忆,自己40多岁头一次见到椪柑,根本不知道怎么种。曾馥平每天跑到梯田上,手把手教村民如何种树、识别害虫、如何用药施肥。“我看他天天跑到果园里,真的很辛苦。他比我还操心。”

“开荒”两年,当地人均收入超过1000元。之后,乡亲们知道有收益更好的新品种,还会主动更换,不用曾馥平再劝。现如今,他们不再提曾经“每天吃一顿大米饭”的愿望,更认准了曾馥平是“真扶贫”。

扎根第二故乡

肯福模式建立起来后,曾馥平和他的团队成员开始全国到处跑,哪里要脱贫他就去哪里。偏远地区的名字罕见而晦涩,但他凭脑中的一幅“脱贫地图”就能将各处的生态特点和扶贫模式一一道来。

团队成员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山区,平日里用电话和网络沟通。曾馥平往往言简意赅,“废话一句没有”。团队成员、亚热带所副研究员曾昭霞笑道。

但最让他牵挂的,还是环江县。用曾馥平自己的话说:“在一个地方住久了,有了感情了。”农民兄弟的收入上去了,曾馥平又开始关注怎样“变废为宝”——研究生活污水和养殖废弃物的处理。他将亚热带所的污水处理技术引入环江,让当地百姓在水塘里种起了狐尾藻。

狐尾藻能在高氮磷水体中生长,一节又一节根茎皮透中空,能高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还为水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水藻收割上来,还能当成优质饲料和绿肥。

“喀斯特地区跟沿海地区的林田水网格局不同,这里的土地和水资源都很珍贵,要考虑到循环利用的问题。”聊起这些扶贫“真经”,曾馥平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曾馥平的女儿曾渝茜至今记得自己15岁那年,父亲第一次特地从广西赶回湖北为她庆生。她希望爸爸能给自己买一双400多元的鞋子,曾馥平没答应,告诉女儿这世界上还有很多条件艰苦的人,要知足常乐、脚踏实地。

后来,曾馥平回环江前给女儿留下了一件礼物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明升中国菜牛之乡广西环江县牛角特质梳子,作为女儿的生日礼物。”

用app而扎实的调研和规划帮当地人圆了脱贫梦,曾馥平早把环江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如今的曾馥平依然常年在环江翻山越岭,在他看来,被当地人亲切地喊作“毛南兄弟”,是对他扶贫工作最大的认可。

 

《明升中国app报》 (2019-07-19 第3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