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在被人类活动分割的地区,高度濒危的幼年亚洲象形成了全雄性象群。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是雄象的一种适应行为,旨在提高其在人类接触风险高的地区的生殖适应度。相关论文刊登于《app手机版》。
印度班加罗尔国立高等研究院的Nishant Srinivasaiah及同事用时23个月,在印度南部收集了248头雄象的1445张照片,并对照片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当幼年雄象生活在非森林地区或人类改造地区(如耕地地区)时,它们会形成大规模的全雄性象群。
与此相对,通常未达到性成熟的幼年雄象主要生活在雌雄混合的象群中,而性成熟的成年雄象主要是独居。最大的幼年亚洲象群被发现栖息于作物可得性高的地区,象群中的个体比独居成年象更倾向于拥有健康的身体条件。这一发现表明,幼年雄性亚洲象群的形成可能是一种适应行为,旨在提高其在资源丰富但与人类接触风险高的地区的繁殖适应度。
研究人员指出,在耕地上觅食的大型全雄性象群倾向于在一起共同生活多年,这意味着这种行为可能是为了应对栖息地受到威胁的境况而采取的一种风险管理策略。他们认为理解那些生活在人类活动较多地区的大象的演化行为,或有助于减少人象冲突,防止这些濒危动物进一步减少。(鲁亦)
相关论文信息:
《明升中国app报》 (2019-07-16 第2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