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连线,远程会诊变“翻转课堂” |
中山医院率先上海开展远程教学+会诊“中山-西渡”模式 |
|
按照先前约好的时间,家住奉浦的庄奶奶定定心心地来到西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远程会诊室。“今天帮我看病的可是中山医院呼吸科的大专家呢!”,庄奶奶对一同前来的邻居张阿姨说到。此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明升手机版科顾杰副主任医师、庄奶奶的家庭医生以及十多名西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医生和全科师资已经等候在远程会诊室里。“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大医院的专家,不要太方便哦。”庄奶奶感慨,今年自己67岁,患有间质性肺病15年,反复咳嗽咳痰,一直在西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最近一段时间,她咳嗽比平日更加频繁,稍微走快些就会明显气喘,检查下来白细胞升高,而且肿瘤指标也有升高,需要呼吸科专家进一步诊治。本以为要去大医院挂号、排队、候诊的庄奶奶,惊喜地获知,在经常就医的社区就可以看到中山医院的专家,特地来一探究竟。
接到西渡社区提出的会诊申请后,12月4日下午2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与西渡社区接通了平台运行以来第5次的远程教学会诊连线。中山医院呼吸科蒋进军副主任医师在查看了事先上传的庄奶奶病情资料后,针对病情作了认真、全面的远程问诊,期间庄奶奶的家庭医生还详细补充了庄奶奶这段时间的病情变化以及相关的体格检查结果,蒋进军副主任医师根据这些信息为庄奶奶制定了治疗和随访计划,也预约了下次会诊的时间。
半小时的远程会诊结束后,庄奶奶放心地回家了,但会诊室里的“白大衣”们却没有离开。呼吸科的蒋进军副主任医师通过远程平台,全科明升手机版科的顾杰副主任医师则驻扎现场,趁热打铁,围绕刚才诊治的病例向西渡社区的社区医生和全科师资们进行了半小时的“远程+现场”教学。中山医院在上海率先开展这种三甲医院-社区远程教学会诊,“目前全市有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周都有一位我院的全科专家现场带教门诊,现在我们又探索以专科医师联动全科医师共同参与‘远程+现场’的教学会诊模式,目的是希望通过网络这一灵活的平台,将社区患者、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汇聚在一起,将更多的明升手机版知识和诊疗技能传递给社区医生,并让病患的家庭医生能在接下来的诊疗随访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中山医院教育处郑玉英处长介绍说。
为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积极落实国家“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中山医院依托自身信息化医疗平台,早在今年6月就开始了远程教学会诊方案的设计、试运行和调整,力求充分发挥中山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和教学资源在辐射基层中的协同创新作用。“一次连线,同时完成远程会诊和教学,该模式在前期准备和探索下正逐步完善,走向常态化。中山医院为每一个患者同时配备了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在为基层患者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实现了西渡社区全科医生医疗和教学水平的双提升。”中山医院全科明升手机版科主任潘志刚介绍道。
在试点成熟后,中山医院将向其对接的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中山-西渡”远程教学会诊模式,并进一步向长三角及中西部偏远地区辐射,支援医联体和援建医院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远程共享与下沉,使更多患者受益。
据悉,这已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西渡社区第5次顺利开展远程教学会诊了。体重 98公斤、患有糖尿病10余年、服用3种降糖药加胰岛素治疗仍控制不佳的贺老伯是“中山-西渡”远程会诊教学平台的第一个患者,也是第一个平台效应的受益者。仅仅一个月时间,他的体重就下降到了90公斤,目前服用两种药物,血糖控制在7-8mmol/L。说起这次远程会诊,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西渡的远程会诊室,半个小时就解决了困扰一年来的烦恼。有中山医院医生问诊带教,在社区医院看病也可以很放心、很省心。”
“远程平台为我们基层医师提供了学习和提升的机会,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服务。”参加此次远程教学会诊的西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海英表示,利用好远程教学会诊这一模式,不仅可以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与中山医院的专家“面对面”交流,也让社区全科师资和医生们得到了宝贵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