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小立
高等教育作为初等教育之后的深造,其本身的“教育”功能从来没有让人怀疑过,国内出版的几本知名《高等教育学》著作无一例外地将“人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议题,就是一个证明。但这个承担“人的发展”的教育功能的主体——大学教师的职业地位和尊严,在今天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怀疑。
这些冲击和怀疑中,有些是浮于表面的。比如,过分强调大学职业化,让教师怀疑自己身份下降;对于就业率过分关注,影响了教学内容和效果;以及一旦大学教师出问题就引起围观等。
有些则并不是浮于表面,它们往往是潜藏在现象之下,或者通过某些事件表现出来。例如,近来几所大学课程考试的试卷中,不约而同地出现所谓“送分题”,即要求学生写出本学期所有授课教师的姓名。这类题目虽然引起争议,出题者却执意不改。这也说明,类似学生不认识授课教师的情况已经普遍存在,并且有蔓延的趋势。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维护教师的一点尊严亦表明,大学教师开始为自己的职业地位担心了。
在微博上,有一位在大学任教的网友将这种担心直接表述为“比老师瞧不起学生更扎心的是,老师被学生瞧不起”。这个颇有些调侃意味的另类表达,引起了同样在大学任教的网友们的共鸣。表面上看,跟帖者谈得最多的是教师上课是否点名的问题,但其实,点名与否并非只是简单的教学程序,它关乎的是教师的自尊。因为如果靠点名来维持教学秩序,等于承认自己的教学内容枯燥无趣、缺乏吸引力,也等于承认自己无能。
笔者对此的回应是“要知道,上课不点名,学生还不买账,还要给你打低分,无论怎么解释也无效,这就是接受教育者的现状”。这不仅是想说“上课点名”作为衡量教师上课质量好坏的标准很荒诞,也是想指出当下的大学生已经欣然接受程序化、标准化教学的实际状况。
正是因为“被程序化”“被标准化”,让他们对于教师,乃至整个教育的要求变得与以往不同。简言之,教学的程序、教材和教学大纲就是最高标准,至于谁来讲授,已不再重要。
一方面是教师在担心职业地位的下降以及希冀维护剩余的一点自尊,而另一方面,也就是学生根本不关心谁来讲课,这一悖谬不仅是大学的两个中心——师生的现实关系的写照,也是整个大学教育面临的尴尬。
过去我们对于通过电视授课方式进行的远程教育的怀疑,主要是因为它的标准化、距离感,缺乏“人情味”,师生之间失去直接交流的机会,起不到教育的作用。但经过中小学长期应试化教育的培养,不仅标准化被学生接受,因教材和大纲上的知识点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师生之间的交流除了考试之前询问考试范围以外,其他的时间都显得多余,距离远近自然也就无所谓了。
仅止于教材里的知识点交流,其直接的益处是有利于考试,但多数大学教师都不满足于应试。过去教师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研究对教材里的观点提出异议,且引经据典加以论证是会赢得钦佩的眼光的。
但现在,教材和教学大纲才是至上权威,同样的讲授内容和方式引来的却是学生的不解和审视,甚至是不耐烦的等待,那意思仿佛也是多层的。第一层是提醒:“什么时候讲(教科)书啊?”第二层含有一点抱怨:“我们还要考试呢!”第三层仍与考试相关,只是更进了一步,变成了最后通牒:“你不要分数,我们要分数!”
学生只关心考试,只读(或学习)教材,其实也是对教师智力的一种藐视。对一向以智力超群而自豪的教师来说,同样有伤尊严。
将近六年前,笔者曾撰文指出“‘应试的一代’倒逼大学改革”(见《明升中国app报·大学周刊》,2013年5月9日) ,但这个“狼来了”的呼声如今已经成为现实。而国内大学对此的反应,反而是在迎合“应试”。
那位网友有关“老师被学生瞧不起”的担忧或许还不会马上变成现实,但如果大学管理继续向“应试化”靠拢,继续以“与国际接轨”为名推动繁复无比的极端标准化、程式化而非“人化”的所谓“专业认证”,这实在不能算作“杞人之忧”了。
《明升中国app报》 (2019-01-10 第1版 明升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