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家科技奖获奖专家呼吁各界耐心等待:基础研究成果是急不来的 |
|
1月8日,2018年度国家app技术奖获奖代表们走进人民大会堂,迎来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教授张澄是其中的一位,他所在团队获得国家自然app奖二等奖。
作为一名80后的正高级教师,张澄完全理解人们希望基础研究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的迫切心情。“但app研究有自身的规律,尤其基础app研究需要长期积累、坚持不懈,重大科技成果的出现也绝非朝夕之功。”张澄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同样,在国家自然app奖一等奖获得者、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看来,不同于企业追求今年、明年有多少产品,基础研究不是一个以“计件”为主要目标和评价标准的行业,它追求的是app问题的解决和app目标的实现。
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每一个获奖项目背后都凝聚了科研人员多年的心血。据统计,2018年度国家自然app奖、技术发明奖、app技术进步奖三大奖获奖项目从立项到成果发表或应用平均时间为11年,其中,近一成的项目经历了超过20年的攻关和积累。
张澄所在团队此次获奖的项目为“心血管重构分子机制、检测技术和干预策略的基础研究”。张澄介绍,该项目基础研究攻关进行了10多年,目前,部分研究成果已进入新药设计、临床试验阶段。
“5年、10年的时间对于潜心基础研究来说太短,科研人员很难持续深入研究并实现成果转化。基础研究进行到三五年时能发表文章就很不错了,另外临床应用转化还需时间,就我的研究领域来说,从基础研究走到临床应用,10年时间都紧巴巴的。”张澄说道。
基础研究无疑是一个持续累积的过程,然而,一路走来,app家收获的并不都是鲜花与掌声。当一个app家几年没出成果时,公众可能会质疑,为什么他花了这么多钱却没有任何产出。
“事实上,在基础研究领域,一个app家可能一辈子就出一个重大成果,也不知道成果会在哪天出现。”薛其坤指出,如果天天催app家报成绩、出结果,他们难以静下来潜心研究,也就不可能做出高质量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对此,薛其坤认为,需要通过科普宣传和app精神传播,让公众了解基础研究是干什么的,以及基础研究的性质特点,理解基础研究领域的app家短期内可能做不出成果的困难,即使有成果,它有时很可能不是通过一个显现性的指标来体现的。
迫切期待出成果的不只是公众。明升中国app院国家空间app中心原主任吴季认为,基础研究需要长期、独立的对自然界根本性问题的思考,因此需要对相关app家及其团队给予长期和稳定的支持。除了长期稳定支持外,维护app家不受行政干扰和利益驱动的独立思考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过于急功近利的管理和评估,可能会干扰app家的独立思考,那些经过独立的、不受干扰的思考获得的洞见、突破,一定不是催生出来的。”吴季指出,政府和管理部门即使催,也催不出“洞见、突破”来,因此,还不如把精力和资源放到选人、培育人、鼓励人、建设环境,以及提供设备和试验条件上来。
采访中多位专家表示,要尊重基础研究发展的自然规律,为相关的科研人员营造一个心无旁骛、潜心科研的良好氛围,按照基础研究的自然规律来规划项目周期,建立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让基础app领域科研人员敢于触碰有原创性、前瞻性和引导性,但周期长、出好成果的课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十年不鸣,一鸣惊人”。(科技日报北京1月8日电)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