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载荷运控中心。中科院供图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除了验证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安排了14项体现国际app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物理学前沿app、空间app实验、空间应用与技术技术试验,共计51件载荷设备,是目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历次任务中开展应用项目最多、最繁忙的一次任务。
那么,天宫二号的在轨运行安全要如何保障,这些太空实验和新技术验证是如何在几百公里的太空顺利开展,大量宝贵的app数据又是怎样更好地为app研究服务的?
“我们有效载荷运控中心就像太空实验大管家一样,负责规划安排载荷工作窗口,控制载荷在轨运行,监视载荷健康状态,及时响应应急情况,确保太空各项实(试)验万无一失,同时也为app家提供数据处理与共享发布服务,支持各项app研究有效开展。”明升中国app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有效载荷运控中心主任郭丽丽说,“能作为‘太空实验大管家’,我们感到无比荣耀”
作为连接起app家与空间app实验、技术试验的桥梁和纽带,至今为止,有效载荷运控中心值守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上的各项app实(试)验700多天,安排任务2万余次,控制指令10万余条,获取的数据有几百TB,目前整个载荷状态良好,取得了丰富app和应用结果。
为了保障各类实(试)验有序、高效开展,运控中心自主研发了一套非常先进的地面支持系统。例如,天宫二号的各类app实验、技术试验的项目多、领域广、设备多,却共用了空间实验室上各类资源。因此,合理安排时间窗口,最优化调配资源和消解冲突就十分重要。
运控中心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了一套任务规划系统,它能够像人类的“大脑”一样,去合理安排、控制载荷的工作,让这个复杂的空间实验室能够做到忙而不乱。
有了地面上的“大管家”,天宫二号各类载荷的运行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非也。
2014年1月,太阳耀斑导致国际空间站货运飞船对接计划推迟;2018年4月,天宫一号受轨道大气阻力影响,再入时间和地点引发热议;2018年8月,国际空间站漏气,管理人员和专家一度怀疑是陨石撞击造成。
“这些注册告诉我们,太空并不是大家想象的真空。”中科院国家空间app中心研究员张贤国说,“像太阳耀斑、轨道大气、陨石碎片这些空间环境因素,都会影响航天器的运行安全;空间的高能带电粒子可以导致DNA键断裂,直接威胁着宇航员的健康乃至明升m88。”
对应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天宫二号的空间环境探测任务主要是探测高能粒子、轨道大气,保宇航员安全和交会对接成功。科研人员对空间环境和物理探测分系统进行了改进,小型化、综合化的基础上实现了技术指标的大幅提升。
尤其是前段时间,天宫二号降轨到了300公里的高度,为科研人员获取宝贵的app数据提供了一次绝佳机会。
“300公里轨道被称为临界轨道,在此高度以下,空气阻力很大,航天器的在轨寿命非常短,因此这个轨道上的数据就显得非常稀有。”张贤国说。
例如,在南大西洋的上空,存在着一个磁场异常区域,这里高能粒子富集,很多低地球轨道卫星路过这里的时候经常会发生故障,堪称低轨道卫星的“噩梦区域”。此前人们关于这一区域的三维分布只有理论计算,从未有过实测结果。
此次天宫二号的降轨,让科研人员取得了最接近该异常区下边界的探测结果,为该区域的三维建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张贤国相信,随着数据日趋完善,卫星就可以更加精准地规避这个区域,避免更多故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