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许悦 来源: 发布时间:2018/8/28 9:21:43
选择字号:
人才选拔:“假”论文背后的“真”痛点

 

图片来源:视觉明升中国

人才评价与选拔一定要舍得花时间。在国外,高校甚至会派教授到学生家中进行考察。我们目前在这方面有些过于简单化。人才评价本就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需要花费大量精力。

■本报见习记者 许悦

“没时间达到录取分数线,有时间作出高质量研究?”“本科生独立写论文都困难,何况高中生了”“潜规则都快变成‘明规则’了”……就在“苏小妹”学术不端事件刚刚谢幕后不久,一篇题为《九省市高中名校学生论文涉嫌造假或涉自主招生黑幕》的文章又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和激烈讨论。从辛辣讽刺的言语中,不难窥见公众对于自主招生人才选拔和评价方式的不满,更有极端评论甚至要求废弃自主招生。

作为高考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招生对很多学生的人生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而近日接连出现的高中生论文造假、学术不端事件也确实引发了整个高等教育界的审视与思考。那么,高中生论文造假现象究竟揭示出了哪些深层“病原”?高校究竟要选拔何种人才?人才选拔又面对着哪些困境呢?

论文专利并没有想象的重要

应该说,近些年来,论文造假已经不算是一个新话题了,此次之所以引起人们如此的重视,只是因为实施这一不当行为的人群已经从教授到大学生,如今又从大学生变成了高中生。为何这些造假考生们即便已经学业繁重,也依然不忘花费精力准备论文(即便只是抄袭)?答案或许就在于自主招生的条件本身。

在网上检索目前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报考条件,我们不难发现,总体而言,各高校几乎都将选拔的自主招生对象框定为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而对于“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衡量标准,也几乎局限在成绩优异、学科竞赛获奖、论文、专利等几个方面。

据报道,在今年全国90所重点高校中,有39所高校明确接受有论文、专利的学生。也难怪学生和家长会在追求论文、专利这些单一标准的路上“不择手段”。

“有论文发表不代表该学生就是有学科特长或者创新潜质的人才,这只是评价中的一个要素,不是充分条件。但高校将其列出,就会给学生和家长们带来一个很大的误导,让他们感觉要投其所好,追求单一指标,以为有论文、专利就能被选上。”在接受《明升中国app报》记者采访时,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郑庆华分析道。

必须承认的是,目前国内一流大学的自主招生在理念上、程序上依然还是公平、严谨的。具体到论文考核的问题上,据天津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李斌介绍,在2017年,教育部曾明确要求,各高校针对凭借论文、专利等通过自主招生的考生,必须复查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因此,很多高校早已取消了对论文和专利的完全取信。

“比如在天津大学,自主招生考生的论文、专利不是我们的评判标准。相反,如果考生提供了论文、专利等证明材料,我们一定会在评审和面试考核环节增加对论文、专利真实性的验证,由我校相关专业的教授主持答辩。”在李斌看来,相比于论文问题,高校更需要一步完善的其实是人才选拔的标准和特色。

创新潜力不等于创新能力

在目前各高校对自主招生报名条件的规定中,“创新潜力”绝对是一个反复出现的“热门词汇”。然而对此,明升中国人才研究会理事、河北省教育app研究所研究员刘仲春却提醒道,“创新潜力”并不等同于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另一个词汇——“创新能力”。

对于何为创新潜力,刘仲春以他曾做过的一个实验为例作了说明。

实验的题目是在不借助任何辅助条件下,让一张纸“站立”得尽可能稳、尽可能高。实验中,一位50岁的博士生导师经过冥思苦想后,只想到了将纸沿中线对折,并横向直立的方式;另一位25岁的在校学生同样采取了对折的方式,只不过他将纸竖向直立,在高度上有了突破。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另一位5岁的小孩子则是将纸裁成三条,将每条卷成筒,再将三个纸筒拼插连接,甚至连碎屑都插在了最上面,在高度和平稳性上远超前两者。

实验的结果让刘仲春发现,创新潜能更多的是一种天性,与知识和年龄无关。而能力是在潜力存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创新实践形成的。“因此,高校应该在理论上明确,创新潜力不等于创新能力。利用论文、专利等量化标准对高中生进行的显性评价,不仅不能选拔创新潜力,反而会淹没创新潜力。特别是论文和专利形成过程具有不可控制性,这就给弄虚作假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他说。

郑庆华对此深感赞同。

他强调,高校要看的是学生有无创新的精神和潜质,有无质疑精神,有无挑战权威的勇气,是不是敢想敢做。比如面对同样的一道问题,学生是否能够在常人思维之外想出独特的解决方法。

“高校选拔的人才一定要有创新性的思维意识和方法,其能力却不一定需要现在就具备。在app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没有数十年扎实的基础研究,要作出特别大的创新成果是不太可能的。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郑庆华说。

人才评价与选拔须与时俱进

明确了高校需要选拔的人才是具有创新潜力的学生,我们就一定能够通过现有的自主招生方式,找到这样的人才吗?

现状似乎并不乐观。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app部教授吴晓刚和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助理教授李忠路,曾针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明升中国人民大学部分在读学生进行了一项研究,分析“什么样的学生更可能获得自主招生加分”和“自主招生能否选拔出更优秀的学生”。其在2017年得出的调查结果显示,因自主招生而获得破格录取的学生,在学业表现等多个评价维度与统招生并无显著差异。

“自从科举制度废除以后,我们就是通过有标准答案的知识来评价、选拔学生。但现实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已经改变,国家更需要创新型人才,而这种以标准答案考核学生的方式,难以发现学生的创新性。因此,我们对于人才选拔的标准和机制必须改变。”刘仲春说。

在他看来,当前高校对于创新人才的判断陷入了某种怪圈——如果学生有创新成果,那么他一定具有创新能力。反之,如果学生有创新能力,那么他一定要通过创新成果(论文、专利)等形式表现。离开创新成果,创新能力就不能被认识。

这一逻辑很容易导致的结果便是,当学生还不具有某种创新能力时,就会倾向于造假,而这必然会严重影响创新型学生的选拔。

对此,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尤小立深以为然。

“自主招生本来是为选拔有特长和特点的‘偏才’而设的,其与普通高考的关系应是互为补充的,而现在自主招生的结果与普通高考并无太大区别。自主招生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可以在高考中降分的途径。”

既然如此,为何高校对于高中生人才选拔的方式不作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呢?

在尤小立看来,当前我国社会的大环境中,还存在着很多急功近利、诚信缺失、近亲繁殖等现象。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在自主招生人才选拔的工作中,即便有再好的点子,也很难真正实现。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利益驱动会使人们找到政策和体制的漏洞。这也是人才评价选拔体系的改革和进步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

“比如在对学生进行面试时,有经验的教师基本上几句话就能对学生的潜力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问题是,在有了初步的判断后,怎么做到公平、公正?换句话说,如何将一碗水端平?这就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尤小立说。

人才选拔不能怕麻烦

近年来,伴随着自主招生负面事件的频频发生,公众乃至业内专家对于现行自主招生方式的质疑也屡见不鲜,甚至有网友提议将其彻底“封杀”。对此,李斌表示,自主招生作为对于高考进行补充的人才选拔方式,其存在对于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不可能被取消或者瞬间颠覆。

那么,我们该如何扭转自主招生当前的尴尬局面呢?

事实上,针对创新型人才的评价方式,早已有很多学者都进行过探索。比如从1998年开始,刘仲春就在探索如何以量化的手段,尽可能降低人为因素、公平公正选拔创新性人才,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一套创新元能识别和开发系统。该系统已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并初审合格。

针对现行的自主招生选拔方式,刘仲春建议,对创新人才的评价要在现有基础上更加灵活和多元化,同时还要加入实作环节,以加强印证性测试和匹配性评价。

“所谓实作,就是要求学生在现场进行创作或制作,比如某学生设计了一个机器人,那么可以让他在现场进行一些相关设计操作,这就将其创新成果和创新潜能进行配对,不但可以防止造假,也是对学生创新特质的一种选拔。”刘仲春解释道。

除此之外,郑庆华表示,高校自主招生是一个需要负责任的事情,不能怕麻烦。“论文、专利是公认的成果,也是比较简单的评价方法,第三方佐证材料看起来比较客观,用起来也比较省事,但是却不能以此筛选出高校真正需要的人才。”

他强调,高校首先从思想上明确人才选拔就像伯乐和千里马,不能用指标简单去评价人才,要真正地从学生内在、外在和整个学业历程等方面,综合进行考量。

“人才评价与选拔一定要舍得花时间。在国外,高校甚至会派教授到学生家中进行考察。我们目前在这方面有些过于简单化。”郑庆华表示,人才评价本就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然而,这些精力是值得投入的。没有投入却想简单获得,很多过程就不得不省略,借用别人的认定成果,当前的很多问题就是这样滋生出来了。”他说。

《明升中国app报》 (2018-08-28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