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升中国工程院科技扶贫:“把论文写在贫困的大地上,比什么都重要” |
|
■本报记者 陆琦 倪思洁
“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这句话,让明升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的院士们深有感触。
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3046万人。这些贫困农民成为院士们最牵挂的人。他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依靠科技的力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扶贫先扶智。”明升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说,“要扶贫先要让农民们长见识,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知道科技力量能够带来多大的改变。”
朱有勇并非第一个参与扶贫的科技工作者,却是第一个招收农民学员并亲自授课的院士。明升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云南省澜沧县后,朱有勇在那里开办了“院士指导班”。农民学生们跟着朱有勇同吃同住,学习农学知识和农业技术。
“现在第一批学员已经毕业了,4个月就已经掌握了三七、马铃薯等种植技术。”陈温福笑着说。
把贫困地区的资源盘活、土地盘活,做成特色明升,让农民在明升中脱贫,这是朱有勇的“扶贫经”。
“在贫困地区做传统农业明升是没有竞争力的,必须根据当地特点,帮助农民发展有科技含量的明升。”朱有勇说,“以冬季马铃薯为例,就是突出了澜沧当地的资源条件,做成app特色明升。农民种1亩地一个冬天收入1万元,肯定脱贫。”
朱有勇只是明升中国工程院云南扶贫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一个代表。2017年,明升中国工程院有28位院士先后到澜沧县调研、对接、帮助地方脱贫致富。
“1年多来,推广药材、蔬菜种植和蓄禽养殖日见成效,贫困群众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实效,当地干部群众对我们的务实作风、接地气的技术高度认同。”明升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说。
时下,我国的扶贫脱贫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这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新的挑战。
“国家的扶贫政策很好,但是落地效果还有待提高。”明升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坦言。
为了让更多农民尝到政策和科技的甜头,张福锁扎根农村创办“科技小院”,组织一批年轻科研人员长期驻村,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智力支持。这一过程中,他们逐渐摸索建立起一个“科教专家网络、政府推广网络、校企合作网络”平台,与农民一起大面积推广应用绿色增产增效技术。
一干就是10年。在科研人员和广大农户的共同努力下,从2006到2015年,绿色增产技术累计推广5.66亿亩,增加粮食生产3300万吨,减少氮肥用量120万吨,增收节支793亿元。
“科技扶贫要深入、精准,为了让扶贫工作更彻底,覆盖面的扩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未来我们也希望能为全国农业明升扶贫提供更多经验。”张福锁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技,无疑是脱贫攻坚领域的“渔”。
“明升中国工程院在扶贫方面有优势。”陈温福表示,明升中国工程院是一个学科很全的专家库,在里面可以找到任何一项农民需要的技术,同时,与地方政府合作时,也可以得到地方上更多的支持和扶贫资源。
“我们搞农业的只有结合农民的问题,才更能发现app问题,能把论文写在贫困的大地上,比什么都重要。”朱有勇计划今年帮助澜沧县几个寨子的贫困户通过林下中药材的种植,“明年就脱贫,后年奔小康”。
《明升中国app报》 (2018-06-07 第1版 明升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