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玉米地里的逐梦人 |
——记云南省农业app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番兴明 |
番兴明(中)
■本报记者 彭科峰
对一个行外人来说,玉米优生优育的理论看起来并不高深,就是人为选择优良性状的父本和母本进行授粉繁育。但对玉米育种家而言,不能放过任何可能,让经验和事实共同来选择真正的良种。这件极其烦琐、极需耐心的排列组合的工作,云南省农业app院粮食研究所研究员、育种专家番兴明一干就是大半辈子。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都源于番兴明的一片赤子之心——“我是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又是搞农业科研的,成果能让农民受益,这是我最快乐的事。如果农民不喜欢自己的品种,我就会觉得很惭愧”。
扎根红土 为梦放歌
在彩云之南,有一片神奇的低纬度高原。这里地形地貌十分复杂,气候类型丰富多样,一切都使其成为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的理想之地。然而,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又决定了云南很难育出像北方一样动辄就推广上百万亩的玉米品种。“农者天下为本”,为实现明升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温饱和富庶之梦,无数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发展农业的路上不遗余力,番兴明就是其中一员。
当17岁的番兴明在高考志愿表上填写“西南农业大学”,从事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学习时,就注定与农业、与育种结下不解之缘。
1984年,番兴明大学毕业,家里希望他回老家工作,但番兴明还是选择继续从事农业科研,“既然喜欢,就应该搞下去”。他在云南省农业app院度过了自己青春芳华的34年。
神奇的育种科技让他沉浸其中,番兴明常常是一下飞机就直奔试验基地,一待就是好几天。“在筛选育种材料时,番老师看得最准,总能发现不一样的东西。事后证明,他选的材料往往都是最好的。”玉米课题组成员陈洪梅感受最深的是番兴明多年来练就的“慧眼”,“对我们搞育种的来说,不但需要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更重要的是能慧眼识金,挑得出有优势、有潜力的材料”。
因为在玉米育种方面的杰出贡献及遍布全世界的合作网络,不少跨国公司都盛情邀请他合作,但他从未想过离开。如今,不知不觉就到知天命的年纪,番兴明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有时候半夜醒来就盼着天亮,就想着能尽快把科研设想付诸实践。”
关于种子的梦想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但在全国不同地区却存在产量差异化的问题。为此,选育区域化的“小品种”,也许比选育“大品种”更靠谱,农民真正需要的是在当地田地里长得最好的品种。对云南玉米培育的热爱,已经深入番兴明的骨髓,“我的根在这里,我的梦想是为云南农民提供高产优质的玉米种子”。
这些年,通过种质创新,番兴明率领团队立足提高品种质量的目标,终有所成。除了被国家、省级奖励的各类新理论模式和育种关键技术,番兴明及团队取得的最重要的成绩是:他们利用云南特有的地理气候优势,建立了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体系,育成兼有热带和温带种质优点的创新种质,创造性地提出了“三角形”的杂种优势模型理论,显著推动了热带玉米种质北移,为解决我国北方温带玉米品种趋同化严重的重大生产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有效拓宽了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相关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迄今为止,他主持育成了包括高油玉米、蛋白玉米、鲜食玉米等在内的40多个热带、亚热带优质专用玉米品种。这些品种不仅植满云岭,推广省外, 更远涉重洋,种到了非洲。
成功的前提是远见,番兴明就是这样一位app家。他发现,种质遗传基础狭窄是玉米育种和生产面临的首要限制因素,这是严重阻碍玉米品种的产量提高、品质改良及抗性增强的两大关键app问题。有鉴于此,他主持了“热带亚热带玉米骨干亲本创制及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项目,对该问题开展系统研究。该项目2003年立项,历时14年,在关键育种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更令番兴明引以自豪的,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他从南美洲引进并改良了一批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并将其无偿分享给其他院所、单位。通过对引进的资源系统进行品质、抗病性、抗旱和耐低氮及产量性状鉴定,他们筛选出一批优异种质,创制了一批适宜温带地区种植的优良自交系,成为我国玉米种质基础扩增的重要遗传材料。目前,这些种子已经被国内至少10多个单位和3个国家广泛应用,累计达11382份。
科研工作者的使命
当今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农业科技全球化进程,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农业发展重大挑战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作为一名育种专家,番兴明深谙此理,他一直也是国际合作的最有力践行者和推动者。
早在1988年8月,他就获得到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深造的机会,并与对方开展紧密合作至今。“我们引进了他们的技术和种质,提高了育种工作起点和研究水平。”
app无国界。与此同时,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app家也对云南玉米育种及生产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撑。他们长期为云南省无偿提供科技人员培训达40余人次,受培训人员目前皆已成为云南省玉米和小麦育种领军人才或科研骨干。
除了去美国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育种技术,番兴明的足迹也遍布了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及非洲等欠发达地区。通过番兴明改良的玉米种质在伊朗、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等国家和地区表现出优异的抗病性、抗旱性和丰产性,显著提升了我国玉米的国际影响力,为我国玉米杂交种规模化进入东南亚市场奠定基础,对提升我国主动参与全球农业资源配置能力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
“我们团队中绝大部分都是留学归国的人才。”如今,带领着这支国际化的团队,番兴明在五彩斑斓的玉米世界里,完成着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把成果应用在生产中,让农民获得好的收益,本就是一个农科人员价值的体现,我不过是做了一个农业科研人员该做的事” 。
诗人艾青在诗歌《我爱这土地》中曾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也许30多年前,番兴明就是怀抱这样一种心情开启他的玉米育种之路的。
《明升中国app报》 (2018-06-06 第6版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