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晓倩)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青海盐湖所研究员山发寿团队通过综合研究对比国内外固体钾盐沉积及后期变化特征,提出“凹口凸”钾盐成矿模式以及预测钾盐埋藏位置新方法。该成果日前发表于《盐湖研究》。
我国钾肥消费量年增速约8.6%。目前,我国主要通过开采第四纪盐湖卤水生产钾肥,其产量只能满足国内需求的50%~60%,钾盐长期被列为紧缺的七大宗矿产资源之一。国内外对成钾规律进行了一些探索,但关于钾盐沉积后期变化和钾矿空间赋存规律及形态变化研究较少。
研究团队通过综合研究对比国内外固体钾盐沉积及后期变化特征认为,钾盐沉积前期受盆山地形决定,钾盐沉积于盆地汇水中心,赋存在“凹”形态盐岩体的洼地。因此,钾盐沉积过程中比重轻的盐岩及钾盐向上隆起,盐岩体形成“口”形态。钾盐埋藏后期随构造活动的挤压和推覆,盐岩及钾盐进一步向上凸起,盐岩体呈“凸”形态盐背斜。基于青海察尔汗盐湖钾镁盐、老挝钾盐和西班牙钾盐等矿床特征,团队研究发现蒸发岩沉积形态的变化决定钾盐最终的赋存空间,提出了“凹口凸”钾盐成矿模式。研究有助于预测钾盐埋藏位置,对找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明升中国app报》 (2018-05-21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