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张晶晶 来源: 发布时间:2018/5/18 10:55:18
选择字号:
粪菌移植与“星星的孩子”:饮食干预治疗孤独症

 

肠脑能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影响人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并且肠道微生物可能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 张晶晶

当陈强(化名)听到儿子喊出“爸爸”的时候,激动的泪水从他的眼角流出,滑过脸庞,滴落在衬衣上。

从儿子出生到被确诊为孤独症,整整12年,陈强不止一次幻想儿子叫“爸爸”的场景,但一次一次失望,让他也逐渐而又无奈地接受了现实。这12年,陈强已忘记了多少次奔波在医院与家的两点之间,也不知道翻阅了多少关于孤独症的期刊文献。但遗憾的是,希望一次次被点燃,又一次次被现实浇灭。

“几乎尝试了我们所知道的办法。”陈强已经被岁月磨得少了些悲痛的情绪。即便听到有人推荐,可以尝试粪菌移植改善孤独症症状时,陈强没有太多惊喜,但也想去试试。

就这样,在接受粪菌移植治疗一个月后,儿子不仅能够主动叫“爸爸”,还可以主动拒绝说“不要”。

这无疑给了陈强莫大的惊喜。接受粪菌移植前,儿子的认知理解社交能力相当于1岁半,无语言,同时有严重的自残行为,长期同时服用两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皮疹严重、嗜好面食、超重、长期便秘。现在,儿子已经停服精神药物,无自残表现;停服抗组胺药物,无皮疹;便秘、挑食改善,体重下降。

除了陈强,同样也是一名孤独症患儿母亲的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尤欣也觉得非常神奇。就在前不久举行的2018年明升中国肠道大会上,她特意以《粪菌移植治疗孤独症的联创研究》为题,分享了粪菌移植治疗孤独症的前沿成果。

那些孤独的星星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患这种疾病的孩子也被叫做“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这种疾病是一种因神经系统失调影响到大脑功能而导致的终身发展障碍,主要特征是漠视情感、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迟滞、行为重复刻板以及活动兴趣范围显著局限。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将孤独症核心症状归结为三大症状:社交障碍,沟通困难和重复,刻板行为。

孤独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儿童精神疾病第一位,成为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据估计,明升中国孤独症患者数量已超过1000万,其中14岁以下的儿童超过200万。并且孤独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在手机版中,尤欣将孤独症称为一种“灾难性疾病”,也可以说是精神癌症。“预后极差,85%的患儿成年后生活不能自理,而且社会负担重,无药可治。”在美国,每个孤独症儿童一生的护理费用超过320万美元,全国每年的花费超过350亿美元。

谈到孤独症的病因,尤欣给出的数据是环境因素占55%,先天遗传占37%。也就是说,与许多人的既有认知不同,孤独症并不是遗传病,而更多是受后天环境影响。

饮食干预治疗孤独症

肠道也被称为人的“第二大脑”或“肠脑”。肠脑与大脑之间是双向互通的,他们之间通过脑肠轴(Brain-gut-axis)进行连接。肠脑能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影响人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并且肠道微生物可能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孤独症可能也受脑肠轴的影响。

明升中国app院心理研究所博士段云峰介绍说,孤独症患者通常伴有肠道异常,当肠道出现炎症时,会引起肠道细胞肿胀,细胞间隙变大,引起肠漏,导致大分子物质能够穿透肠壁进入人体。此外,严重的肠道问题可能伴随肠道的破损和溃疡,大分子物质就更容易进入肠道。

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往往存在多种饮食问题,对味道、质地和气味等感官刺激极端敏感,并对吃的东西极其挑剔。患有孤独症的儿童中有1/4伴有腹泻,1/4伴有便秘,并且胃肠道炎症影响了他们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尤欣和团队也在积极推动并传播着“禁食不耐受食物和饮食干预是孤独症治疗基石”的理念。在了解了更多国际先进治疗方法的同时,尤欣开始给儿子童童进行饮食干预,首先停掉牛奶以及麦类食物。在综合干预之后,7岁开始,童童的脑子清楚了许多,焦躁减退,睡眠情况好转。

尤欣也不停地告诉其他孤独症家长,一定要进行饮食干预。“我见过两岁开始做饮食干预的典型孤独症患者,有好几个六七岁就可以上正常小学了,那是完全不一样的预后。”

尤欣指出,孤独症患者多有胃肠道症状,胃肠道病变程度与孤独症严重程度相关,其中很多患者也存在肠道微生态失衡,这也是为什么粪菌移植可用于孤独症治疗的原因。在采访中尤欣告诉《明升中国app报》记者,进行饮食干预最初并未考虑菌群的问题,粪菌移植是最近五年才逐渐展开的。

调节菌群,治疗孤独症

段云峰表示:“以往研究发现,孤独症患者的肠道菌群和大脑神经发育存在异常。由于‘西方’习惯(即饮食、药物和过度的整体卫生)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进而引起的孤独症发生率的升高。”他介绍说,去年意大利一项研究为孤独症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结果表明,孤独症患者肠道微生物中的细菌和真菌与健康对照存在差异。

因为肠道菌群与孤独症关系密切,调节或干预肠道微生物的治疗方案开始出现,比如通过服用益生元来进行治疗。有研究给33名孤独症患者服用含有五种益生菌的胶囊和一种来自乳酸菌细胞裂解物的免疫激活剂21天后,88%的患者孤独症所有症状都有明显改善,包括语言沟通、社会交往、感觉和认知意识以及身体健康和行为等方面;48%的患者腹泻症状明显减少;52%便秘症状明显好转。

不过,段云峰也提醒:“目前在供体选择和菌液使用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移植谁的菌有效?移植多大年龄的?菌液还是胶囊?年龄小的孩子做移植手术本身有风险,也不是什么医院都能做的。”

正如中科院院士高福在2018年明升中国肠道大会致辞中所说,虽然健康与肠道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不能简单地把所有疾病都与肠道菌群联系起来,而应该更多地关注人体和微生物这一综合体。

《明升中国app报》 (2018-05-18 第3版 科普)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