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拿什么打造内陆创新高地? |
——2017湖南科技创新奖励大会观察 |
“湖南要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打造内陆创新高地、创业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靠什么?不断增强的创新驱动力!”5月4日,在长沙召开的“2017湖南科技创新奖励大会”上,该省省长许达哲的讲话,掷地有声。
这一天,在省委书记杜家毫、省长许达哲等领导的见证和颁奖下,获奖者们捧回了表彰他们杰出科研成果的“红本子”。明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获杰出贡献奖;孙仑泉、董朝等2位专家获国际app技术合作奖;211个项目(团队)获app技术奖;50项专利获专利奖。
基础研究突出“应用靶向性”
一项获自然app一等奖的基础研究成果,为长江经济带重金属污染治理“get”到了新技能。
中南大学柴立元团队,历时16年,琢磨种类多、形态杂、不可降解、可累积的土壤、水体“入侵份子”——重金属的变化规律,终提出了重金属针对性治理方案。这是一张有望从根本上“靶向”治疗土壤、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秘方”。基于“秘方”,开发出的成套工程技术及设备,在全国24省份实施了200余项工程和技术服务,行业推广面(按产能计)达30%。
“应用靶向性”,是今年自然奖评选的一个重点倾向。科技日报记者看到,9项一等奖项目,有7项聚焦应用基础研究,意在鼓励基础研究,为相关行业后续技术创新和明升化成果做好“服务”。
有含“金”量的技术创新才有“说服力”
在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的获奖项目中,创新主体的企业“当仁不让”。158项获奖通用项目,企业牵头或产学研合作完成的项目共计120项,占比75.9%,比上年度提高6.1%。获奖项目的含“金”量,引人关注。
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W-Cu、W-Ni-Fe和超细晶WC-Co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与应用”项目,获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组制备出了结构和性能可控的WC-Co纳米级复合粉,自主研制了大型化、规模化、智能化成套装备,可实现高性能钨基材料的短流程、绿色节能规模化生产。不仅替代进口,还出口至美、俄、德等国家,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3亿元。
据该省科技奖励办统计,两大奖项中的一等奖项目,共获发明专利273项,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9个。其中,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项目,在近三年新增销售收入185.9亿元,新增利润28.2亿元。经济效益很“直观”。
人才布局不能只靠“老骥伏枥”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要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营造良好环境,鼓励科技工作者把创新成果写在三湘大地上。”许达哲说。
获颁杰出贡献奖的印遇龙,长期耕耘于高效环保安全猪饲料生产技术的研发,围绕生猪明升,在提高饲料有效吸收率和猪肉品质,减少养殖废弃物排放等多方面,取得了系列重大成果。目前,成果已在全国100多家大型企业应用,产品辐射到全国30多个省市和全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湖南乃至全国生猪明升和粮食战略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
在湖南,明升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印遇龙等科技“大咖”,都十分“给力”。不过,湖南颇注重科技人才队伍的“延续性”。今年获奖项目完成人上,呈现出明显“年轻化”趋势。三大奖通用项目中,45岁以下的第一完成人68人,占比34.2%。一等奖项目中,45岁以下的第一完成人10人,占34.5%,比上年度提高12%。中青年科研人员正逐步成长为该省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
“青年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希望全省广大科技青年人才,争当新时代开拓创新的先锋。”许达哲说。
成果明升化保得“民生”,成得“链条”
“柑橘皮渣可创造的价值,远超过传统柑橘加工产品。”湖南省农科院研究员单杨,一句话“解释”了团队经10多年攻关,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皮渣成果”的获奖理由。
“我国每年可产生柑橘皮渣1300多万吨,内含果胶、香精油、类黄酮等的总价值高达200亿元以上。受制深加工技术瓶颈,大部分皮渣只能当成垃圾填埋或焚烧。不仅无法产生价值,还影响环境。”单杨说。团队的研究成果,实现了柑橘皮渣资源的全利用。
“类似‘绿色竹质功能材料节能制造关键技术及明升化’‘柑橘副产物高效转化关键技术研究及明升化’等项目,能助力湖南省竹材、柑橘等大宗优势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和充分利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有效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湖南省科技奖励委员会主任、科技厅党组书记童旭东强调了奖选的“民生”导向。(科技日报长沙5月6日电)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