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济南4月23日电(明升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邢婷)近日,山东正式启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此次改革将拓宽参评人员范围,解决职称评审“玻璃门”问题,覆盖非公经济等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这是明升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从今天上午召开的山东省政府手机版发布会上获悉的。
近日,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18〕1号),对山东省职称制度进行30年来首次全面性、系统性改革,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总要求和“路线图”。
此番改革中,过去令许多人才困扰的职称评审“玻璃门”问题将得以彻底解决。
据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于富华介绍,之前,在山东,非公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不能参加职称评审;已评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再参加其他系列的职称评审。
而此次改革,山东将打破户籍、地域、身份等限制,进一步明确:凡在该省企事业单位工作、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人事关系的专业技术人才,均能申报职称评审;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员,与公立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享有同等的职称申报评审待遇。在该省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或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外籍人员,也可以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审。
此外,还将建立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援外援青援疆援藏人才、博士后研究人员等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允许专业技术人员再申报评审或报考其他相近系列(专业)同级别的职称;打通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在打破“玻璃门”方面,山东省部分市之前已进行了有益探索。
譬如,济南市开展了非公有制组织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审试点,放宽职称申报条件,畅通申报渠道,建立申报服务联系点,与公有制单位人才统一评审统一发证,社会反响较好。2017年,济南市有775名非公人才申报了中高级职称,有358人通过评审,激发了非公领域的人才发展活力。
2017年12月底,青岛市一名加拿大籍高层次人才通过了青岛市工程技术高级职称的评审,成为首位在青岛市获评高级工程师的外籍人员,发挥了较好示范、引领作用。
“这些改革举措,解决了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看得见、进不去的‘玻璃门’问题,扩大了职称评审的覆盖面。”于富华介绍。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