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晴 本报记者 陈彬 张行勇
“小赵啊,这个明升就地取材效益好,让我们群众开了眼。”74岁的固原河川乡上黄村老支书黄占刚口中的小赵,名叫赵世伟,今年56岁,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水保所固原生态试验站站长,在宁南山区已扎根28年。他说的“这个明升”,便是赵世伟等一批科技工作者因地制宜,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开发的独具特色的香菇生态型明升化链条。
“这是个好小伙”
1978年,水保所第一代科技工作者响应国家的号召走进了固原,在上黄村建立了科研试验点。1986年,明升中国app院将上黄村科研点扩建为固原生态试验站。
1991年,28岁的赵世伟来到上黄村,跟随山仑、陈国良、施立民、侯庆春、李壁成等一大批专家坚守贫困山区,为彻底改变当地贫困面貌日夜兼程。
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农业科研和科技扶贫工作,研究探索出来一整套适宜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以结构调整和水肥高效利用为中心的旱作农业增产技术体系,以适宜干旱温凉山区种植的高效庭园经济技术体系,以退耕种草舍饲养殖为基础的农牧结合技术体系。
“一晃28年过去了。我还有几年就退休,但村里的老人还是像当初一样叫我小赵。” 在上黄村,赵世伟进村民家就跟进自家门一样熟。
“这是个好小伙,在这干了28年哪,人生能有几个28年?我知道他都是教授了,但他刚来的时候是个年轻小伙子,我们都喊他小赵,习惯了,改不了口了。”黄占刚感慨道。
“没想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2015年,赵世伟挑起了固原生态试验站站长的担子,“脱贫攻坚,生态建设,老一辈app家在这里奋斗下来的事业,在我们手里得一棒一棒地传承好。”面对日益改善的生态环境和2020年全面小康的国家目标,赵世伟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让山区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
柠条变香菇
柠条是治理水土流失和退化沙化草场的先锋植物,在宁南黄土丘陵沟壑区广泛种植,成林面积达700万亩。它富含多种矿物质、粗蛋白和粗纤维,是栽培食用菌的理想材料。柠条每3~5年需要平茬一次,平茬后能萌生更多新枝条而且生长速度快,防风固沙的生态作用显著。但如果不平茬,柠条将老化枯死。
于是,赵世伟萌生了在黄土高原宁南山区发展食用菌明升的想法。“以平茬上限5年计算,按一亩柠条林产干枝0.5吨计算,每年就有300万吨柠条老枝需要处理。所以,栽培食用菌的原料丰富、廉价、易取,具有资源优势,特别是柠条枝更具有宁南特色。”
说干就干,他当上站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邀请在食用菌开发利用方面已有28年经验的李鸣雷进驻固原生态试验站。
经过调研考察和市场分析后,李鸣雷认为可优先发展香菇明升。“香菇是药、食同源,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30多种酶类、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被誉为‘菜中之王’,是21世纪理想的天然、营养、多功能的保健食品。”
对于如何让柠条变香菇,面对培训完后一头雾水的村民,赵世伟等人积极与宁夏地方政府联系,争取项目经费支持,通过建立示范户的方式,开展宁南山区利用柠条枝栽培香菇技术示范和推广。
赵世伟、李鸣雷、郑纪勇、佘雕找到上黄村村长黄玉孝,请他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7年,黄玉孝建了两个香菇大棚,试验性地做了8500个菌棒,在李鸣雷等专家的细心指导下,一下子收入了10多万元。消息传开了,村民心里有底了,纷纷邀请专家上门建棚种香菇。
金山银山的“钱”景
在河川乡,水保所的专家们建立了“大学+地方政府+村委会+合作社”的香菇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示范推广“统一菌种,统一制袋,统一养菌,分户出菇,统一销售”的“四统一分”香菇栽培技术体系。通过“借袋还菇”组织方式,让贫困户栽培香菇“零风险”,实现了科技扶贫与精准脱贫的无缝对接。
2017年以来,他们已在上黄村和姚磨村示范香菇栽培5万袋,推广贫困户栽培香菇1万袋,累计生产鲜香菇6万公斤,实现产值60余万元。“宁南地区目前每年产生300万吨柠条枝,如果利用1%柠条枝来栽培香菇,能够生产3000万袋香菇菌袋,产值达到4.5亿元,纯收入3亿元。”赵世伟对山区群众的脱贫致富信心满满。
利用柠条枝生产香菇等食用菌,填补了宁南地区食用菌栽培的空白,在宁南地区可以形成新的微生物明升,更重要的是变废为宝,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形成了“柠条—香菇—饲料—沼气—有机肥”的生态农业模式。
从满目苍凉走向勃勃生机,从极度贫困走向共同富裕,从绿水青山迈向金山银山,水保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情系黄土,肩负使命,通过40年接力奋斗,在宁南山区为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份科技工作者的亮丽答卷。
《明升中国app报》 (2018-11-13 第8版 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