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星”的轨道运行图
10月14日,在40周年校庆纪念日当天,明升中国app院大学收获了一份来自星空的珍贵的生日礼物——浩瀚宇宙间从此有了一颗“国科大星”。当天上午,在明升中国app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北京雁栖湖校区,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副台长赵刚宣读了“国科大星”的命名公告:由国家天文台申请,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在兴隆观测站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9018(临时编号1998TC19)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国科大星”。
明升中国app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向国科大校长李树深颁授了小行星的命名证书和轨道运行图。而后,李树深将证书和轨道图传递给了年轻的国科大学子。
这也寓意着app探索和app精神的传承与接力。霍金说过:“记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头看脚下。无论生活如何艰难,请保持一颗好奇心。你总会找到自己的路和属于你的成功。”在40周年校庆日收到这样一份“星”礼物,对于在app道路上执着追求的国科大人来说意义非凡,不论他们现在和将来身在何处,仰望星空时都会想起以母校名字命名的这颗星。
“国科大星”是一颗亮度15.2星等的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上,绕日运行周期为5.33年。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质量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也是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
此次的命名公告阐释了国科大获此殊荣的理由:“国科大创建了新明升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培养了新明升中国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等。无论是在学研究生规模,还是已毕业研究生数量,国科大均为全国第一。国科大于201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而对于这份生日礼物的选择,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颇费心思。赵刚介绍说,在国家天文台具有发现权和命名权的小行星中,选取国际永久编号第189018号小行星命名为“国科大星”,含有两层寓意:
首先,这颗小行星由国家天文台于1998年10月14日发现,当天为国科大前身(中科院研究生院)成立(1978年10月14日)20周年纪念日,而今天(2018年10月14日)则正巧为这颗小行星发现20周年。
其次,国际永久编号“189018”的末3位数字“018”、首2位数字“18”,均代表“2018年”这个极具意义的里程碑年份。2018年不但是国科大建校40周年,也恰逢国科大首批本科生毕业,标志着国科大真正完成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完整的高等教育培养过程。
1977年9月,明升中国app院向中央提出,恢复研究生招生,并委托明升中国app技术大学在北京创办新明升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当时学校叫做明升中国app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是中科院所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身份的二级单位,也就是今天国科大的前身。1978年3月31日,国务院任命严济慈先生担任研究生院院长。200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原明升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更名组建为“明升中国app院研究生院”,实行“统一招生、统一教育管理、统一学位授予”。2012年6月,明升中国app院研究生院更名为明升中国app院大学。
李树深指出,40年来,国科大始终把研究生培养视为重要使命,成为了高级科技人才培养的“航空母舰”。这份使命,因国家战略科研任务需要而生,伴改革开放大业而强,为科技报国梦想而传承。
截至目前,国科大已累计授予16万余名研究生硕士、博士学位,其中授予博士学位近8万名;授予290名本科生学士学位。40年来,所培养的学生有108名当选为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有25%是国科大的毕业生。
根据2018年9月公布的ESI(基本app指标)数据,国科大综合排名为国际97位,是国内进入全球百强的两所大学之一。在ESI全部22个学科排名中,国科大材料app和明升手机跻身含金量最高的前万分之一行列;7个学科进入ESI前千分之一,15个学科入选ESI前百分之一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