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森
很多人将刚刚过去的2017年作为我国“共享经济”的元年。这一年,共享经济的外延大大扩展。从最初的共享单车,到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共享经济在大众消费和服务领域集中爆发,成为新型经济领域创新最为活跃的部分。
随着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共享经济领域持续拓展,正在向未来的明升上游延伸。共享经济正在从消费资料迈向生产资料,从消费环节进入生产环节,“共享制造”的时代已经来临。
深圳宝安区燕罗街道的Mould Lao众创空间向我们展示了“共享制造”新模式:厂房是共享的,企业主和创客根据使用情况分担租金,不再需要与“二房东”斗智斗勇。设备是共享的,每台动辄百万元的大型设备上都贴有标签,标注着每小时使用费用。工人是共享的,每位工人根据自身技术等级,自报身价,领取项目。订单是共享的,业务团队拉回订单后,各个团队竞争报价。财务、行政人员是共享的,数十个企业和团队共享一个财务办公室,省去了单独雇佣的人力费用。创意和智慧是共享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创客团队在这里找到了低成本的工作平台,创新的点子迅速成为现实。对初创型企业帮助更大的是,品牌也是共享的,众创空间以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帮助加盟企业进行商务洽谈,助力拿到客户订单。
与消费领域共享经济的内在逻辑相似,“共享制造”通过对生产资料的共享,最大程度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对大企业来说,打破生产资料的界限,共享技术、设备和服务,让企业摆脱了单纯依靠投资和扩张带动工业增长的思路,在减少生产成本的同时更有利于企业向着集约化方向发展。
而对创新型小企业和初创企业来说,“共享制造”的出现更是降低了创新创业的门槛。生产成本、运营成本和品牌宣传成本得到了极大的压缩。小企业之间从单打独斗式创新创业向共享协同式创新创业演变,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享制造”将单一中心的规模经济转变为以价值和能力为核心的范围经济。在面对来自大企业的竞争和挤压时,小企业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创新领域内“深耕细作”,成为共享制造生态圈的一员,从而为自己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明升中国app报》 (2018-01-15 第7版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