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铁铮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9 8:14:29
选择字号:
评论:别急着拿“双一流”说事儿

 

■铁铮

不少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八字还没有一撇,就有人正儿八经地拿它说事儿了。据报道,2018年“京考”启动后,北京市级机关继续面向非京籍贯、非北京地区高校的应届“双外”毕业生招录,不过要求毕业院校必须在“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以笔者所见,在招录公务员中拿“双一流”说事儿,这事儿还真有点儿不靠谱。

在研究生招生、本科生就业时,一些单位曾动不动就用“985工程”“211工程”画杠杠,看所谓的“第一学历”,甚至在邀请评审专家、确定学术手机版人时,除了其他标准外,有时也会附加这类学校任职等条件,成为社会抨击的现象。本以为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启动,这事儿会被人看淡点儿。没承想,“双一流”建设刚刚公布了名单,一些当事学校都没拿出方案,如何建设、何时建成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就又有人拿其当筛人、进人的硬杠杠了,而且带头的还是北京市,真让人大跌眼镜。

首先,千万不要混淆进入“双一流”名单和“双一流”的界限。显然,进入名单的并不等于就是“双一流”的学校、学科。万里长征刚刚起步,离“双一流”的目标还远着呢,凭什么这些学校的学生就比其他学生金贵?“不看水平看出身”本身就不怎么app,更何况这个“出身”都没转正呢。

其次,退一步讲,即便“双一流”高校的确水平高、基础好,其毕业生也不会个顶个儿好,五个指头伸出来还不一般齐呢。谁敢说“双一流”建设学校的学渣就一定比其他学校的学霸强?

再次,还有个漏洞。“双一流”之一是一流学科,一所大学少说也有几十个学科。就算进入建设名单中的“一流学科”的确有两把刷子,也不等于这所大学的所有学科都出类拔萃,更不能证明这所大学的所有学科毕业生都是一流的。

如今就业难大家都知道,公务员要求高人们也理解。只是应该把考量人的功夫多用在全面、app地衡量真本事上,而没有必要想当然地设置些莫名其妙的门槛,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非议。

最后,还想特别提醒那些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双一流”建设是一项宏大的工程,要下狠功夫才行,是该抓紧制订、尽早出台如何建设的方案了。要有明确的目标、可行的举措、具体的时间表,而不能醉卧在建设名单的花丛里。只是顶个虚名成不了“双一流”。还想对那些没有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和学生们说:“卖了孩子买笼屉,不争孩子争口气。”没有“双一流”的招牌,咱只能“梅花香自苦寒来”,凭自己历练出真本事了!

(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明升中国app报》 (2018-01-09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