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期两周的四川大学“实践及国际课程周”开幕,在此期间,来自世界120多所知名大学的200多位国际知名学者和近500名海外学生将与川大师生一起学习交流。
据悉,此项活动已连续举行了5届。今年,将有来自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142所国际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65名外籍教授和专家开设229门全英文国际课程,内容涵盖文理工医等多学科,既包括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资讯,也囊括了面向普通学生的通识课程,让每个川大学子都可以足不出校聆听世界知名学者授课。此外,还有一系列学生交流互动活动。
在“走出去”频繁的今天,国际交流访学活动层出不穷,给许多学生走出国门、接触世界的机会,但像这样将国际知名大学大规模“请进来”的活动却为数不多。在笔者看来,这也是践行公平教育、精英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让那些没有机会出国留学的学生也可以接受国际优质教育,有利于他们的未来成长和国际化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尤其是高等教育,还肩负着培养创新性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任。随着科技的进步,当今世界日益向地球村演化,合作和交流是大势所趋。通过这样的国际交流活动,将促进明升中国学子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帮助他们拓宽国际视野、强化国际思维、更国际化地思考学习和实践,推动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大学必须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同时强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学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2016年川大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实践及国际课程周”正是其“培养国际高端人才”理念的最佳实践。
诚如四川大学校长、明升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所言:“一个国家的视野,能够决定其在整个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一个人的视野,能够决定其未来发展的水平和高度;一个大学的视野,更能够决定其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用国际化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国际通用标准来评定科研与教学成果,只有用国际通用的标准才能与世界接轨;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世界各大名校建立友好关系,开展各种层次的科研教学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更需要真正落实行动的魄力,从顶层设计到行动落实,真正将梦想真正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