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邓建胜 来源: 发布时间:2017/7/12 15:00:13
选择字号:
世界屋脊 生态屏障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近30年

 

《 人民日报 》( 2017年07月12日   01 版)
 

图为珠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镇乃村。本报记者 扎 西摄
 
本报拉萨7月11日电 (记者邓建胜)“雪豹被视为‘高海拔地区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全球濒危物种雪豹从不足100只增加到200多只,说明这些年来国家在珠峰地区实施的保护政策积极有效。”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格桑日前对记者说。
 
面积33819平方公里、海拔落差达7400多米的珠峰保护区,拥有全球最丰富独特的天然物种基因库。保护区建立近30年来,森林覆盖率从14.85%增加到17.3%,高等植物增加了202种,陆地脊椎动物增加了77种,特别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野驴,数量迅猛增长,如今在保护区内随处可见,世界屋脊真正成为野趣盎然的生物王国。
 

这里有全球最丰富独特的天然物种基因库

世界屋脊添野趣(美丽明升中国·保护区之夏)

 本报记者 邓建胜《 人民日报 》( 2017年07月12日   13 版)

 

保护区内野趣盎然。本报记者 扎 西摄
 

吉普村护林员冒雨巡山。本报记者 扎 西摄
 

 
 

 
 
 
小档案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3819平方公里,建立于1988年,1994年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2月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从海拔1400多米的南部河谷地带一直攀升到珠穆朗玛峰,珠峰自然保护区的相对高度落差达7400多米,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极高山生态系统,原始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半干旱荒漠灌丛、草原生态系统,成为全球最丰富独特的天然物种基因库。
 
 
翻过5236米的孔唐拉姆山,沿“之”字形的陡峭山路颠簸南下。渐渐地,窗外荒凉冷峻的山岩开始有了斑驳浅绿。突然大雾弥漫,前方山谷传来轰鸣般的水流冲击声。车在一处深达270米的峡谷边停了下来,步行通过随风摇晃的铁索桥,吉普村到了。
 
“现在林子密了,野兽多得很。今年3月,豹子闯进村里,咬死咬伤32头犏牛,县里每头给赔偿了2000元。”52岁的吉普村村支书扎西说,上世纪80年代前,打猎是村民的主要肉食来源,但珠峰保护区建立后,村民不再上山打猎,村里近4万亩土地,如今也只留下180亩作为耕地,其余都成了森林和草场。
 
保护区成立,让村民彻底改变“伐木盖房、烧山垦荒、通过猎杀动物谋皮御寒取肉充饥”的传统
 
扎西家族世代生活的吉隆县吉普村,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水资源丰沛、林木参天的“五大沟”之一的吉隆沟南端,属于保护区最靠西边的半湿润山地生态系统。
 
地处西藏自治区西南隅与尼泊尔交界处的珠峰自然保护区,从海拔1400米向北垂直攀升,至珠穆朗玛峰相对高度落差达7400多米,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极高山生态系统。这片包括了西藏定日、聂拉木、吉隆3县全境和定结县5个乡镇,面积3381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生活着像扎西一样的9.5万名农牧民。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珠峰地区众多雪山之间,从东向西依次为河流侵蚀形成的陈塘、绒辖、樟木、吉隆和贡当谷地。这些切割喜马拉雅山脉的河谷,为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提供了通道。受流经谷地的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谷地里发育着喜马拉雅南翼湿润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造就了世界上最独特的天然物种基因库。
 
“密林是野生动植物的乐园,我们藏族群众世世代代的衣食住行,基本上也都来自山林。”扎西说,吉普村附近的密林里,仅体型较大的哺乳动物就有黑熊、岩羊、马鹿、豹子等,“早些年上山常能看到一种头部长一圈长白毛的猴子,我当护林员后才知道是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的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由于粮食短缺而大量开垦,并滥杀野生动物。为了保护这里独特的生态系统,1988年3月,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成立,当时,西藏自治区立即不惜损失数十万元,终止了正实施的向脱隆沟修路筑桥计划,这个计划原是为了便于把位于定日县脱隆沟里的木材向外运输而实施的。
 
将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森林生态系统全部划入核心区,也意味着世代居住于此的藏族同胞不得不改变祖先流传下来的习惯——伐木盖房、烧山垦荒、通过猎杀动物谋皮御寒取肉充饥。
 
保护区的工作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能否重新构建人与野生动植物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
 
据介绍,珠峰保护区在建立之初,就开始在改变农牧民的生产方式上下功夫。一是禁止狩猎、封山育林与退耕还林、退草还林等优惠政策相结合,让农牧民从简单粗放的“靠山吃山”变成“养山吃山”。二是转变农牧民身份,让年富力强的农牧民就地转成护林员、野生动物保护员。
 
“这些年来,我们在林区、牧区大量聘用当地农牧民当野保员、护林员,野保员每月工资1800元—2200元,护林员政府每年给7000元补贴,还搞奖惩机制。这些生态公益岗位,基本缓解了当地村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西藏自治区林业厅厅长云丹认为。
 
作为“高海拔地区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雪豹从保护区设立之初不足100只,增加到目前200多只
 
喜马拉雅山脉山体异常高大险峻,世界上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5座分布在珠峰保护区内。行走在蜿蜒的318国道,时常能看到龙卷风在荒漠上生成、升腾,让人对这块神奇的土地,增添莫名的敬畏之情。
 
从海拔2000米的亚热带丛林到6000多米的高山冰雪带,雪豹是唯一能自由游走其中的神秘动物。近几年来,作为珠峰保护区的旗舰型物种,雪豹的生存状况最受关注。
 
“从2014年开始,我们走遍了珠峰保护区的上百个村庄,每个村庄都有雪豹的踪迹。雪豹种群的恢复和活动范围,出乎大家预料。”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生态研究科科长拉巴次仁告诉记者,雪豹从保护区设立之初的不足100只,已增加到200多只。
 
雪豹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最美丽的猫科动物,通常认为其生活在雪线以上。由于非法捕猎等多种人为因素,被称为“雪山之王”的雪豹已成为世界濒危物种,目前在我国的数量甚至少于大熊猫。
 
为摸清这一亚洲高山高原地区最具代表性物种的情况,珠峰保护区启动了雪豹保护计划,并专门成立珠峰雪豹保护中心。经过3年多努力,通过在野外布设红外线相机、栖息地调查等,基本掌握了雪豹在保护区内的种群数量、活动区域、食物结构等情况。调查发现,雪豹以岩羊、北山羊、盘羊等高原动物为主食,也捕食高原兔、旱獭、鼠类等小动物及雪鸡等鸟类,在食物缺乏时也盗食家畜、家禽。
 
据介绍,一只成年雪豹的活动领地超过200平方公里,其活动范围大致随食物发生变化,夏季一般生活在3000—6000米的高山,到了冬季,随着高山食物的减少,甚至会到海拔2000米以下的丛林觅食。
 
“雪豹处于高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被视为‘高海拔地区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雪豹数量增加了1倍多,充分说明这些年来我们的保护措施行之有效,珠峰自然保护区的动物区系和生态系统发展健康。”珠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格桑说。
 
尽管珠峰保护区生态环境总体向好,但全球变暖给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巨大隐患,需要全球重视和警惕。
 
在希夏邦马峰脚下的草场上,记者发现了一群藏野驴。藏野驴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保护区所在的4县曾大规模猎杀藏野驴,保护区建区调查时,珠峰地区藏野驴已不足100头。
 
保护区建立30年来,藏野驴种群数量迅猛增加,如今随处可见。据初步统计,青藏高原的藏野驴目前增加到8万头左右,以至于出现了藏野驴与牧民争草场的新问题。
 
其实,进入而立之年的珠峰保护区,还面临诸多“成长的烦恼”。这些“烦恼”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保护区内居民由6万多人增加到近10万人,带来新的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二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退化,给保护区生态平衡带来新挑战。
 
据介绍,为便于行政管理,保护区成立之初,将定日、聂拉木、吉隆三县全境划入保护区。随着人口增长,特别是把一些县城和重要城镇纳入核心保护区范围,导致事实上完全无法根据现行自然保护区法规对这些区域实现有效管理。为此,西藏计划一方面将海拔4500米以上的村镇生态搬迁,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将人口较集中的城镇调出保护区范围。
 
“尽管珠峰保护区生态环境总体向好,但全球变暖给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带来巨大隐患,需要全球重视和警惕。”拉巴次仁说,青藏高原是亚洲乃至全球气候的重要“调节器”和“启动器”。近50年来,作为青藏高原主体部分的珠峰自然保护区域持续变暖,冰川显著退缩,冰湖面积扩大,河流径流增加,这给保护区的生态建设和有效管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制图:蔡华伟  张芳曼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