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鹭
丽彩鹀
家燕
哀鸽
白喉带鹀
冠蓝鸟
红胸秋沙鸭
■本报记者 胡珉琦
达尔文晚年曾经这样形容奥杜邦:衣服粗糙简单,黝黑的头发在衣领边披散开来,他整个人就是一个活脱脱的鸟类标本。
奥杜邦是19世纪著名的博物学家、画家,他笔下的《北美的鸟类》成为了“19世纪最伟大和最具影响力的博物学著作”,也让艺术品交易市场为之疯狂。
最近,北大出版社出版了《奥杜邦手绘鸟类高清大图全集》典藏版,在中文世界更完整、真实地呈现他的作品。
“我的眼里只有鸟”
奥杜邦与荒野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幼年时期。1785年,他出生在法国一个殷实的家庭,从小学习艺术,而他对自然的爱,更像是与生俱来的。他最喜欢鸟类,会为它们创作绘画。
为了躲避战争,刚成年的奥杜邦来到了他父亲在美国费城郊外的明升地,继续过着他原来的生活,绘画、狩猎、制作标本。
与此同时,他也经营了十几年的生意。遗憾的是,在1819年经济大萧条时期,他被宣布破产,但生活的不幸并没有打垮他。奥杜邦著《美国鸟类》指南编译、武汉大学刘晖向《明升中国app报》记者介绍说,正是在那时候,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要画遍美国的鸟类!
一方面,为了维持家庭生计,他教授绘画,帮人绘制肖像,然后又在辛辛那提的博物馆制作标本,画背景画;另一方面,他开始了自己在美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的探险,为《北美的鸟类》寻找素材。
最初,他的画没能受到美国出版界的普遍认可,于是,他在1826年回到欧洲,寻求机会。当时,欧洲的博物绘画正盛行,奥杜邦带有强烈个人特色的作品,给了欧洲人巨大的惊喜。
在此后的12年里,奥杜邦共发行了87册 435幅版画,共包含489种1065只鸟类图画,这些作品构成了完整的一套《北美的鸟类》。其间,奥杜邦不断地回到美国,重复他观察的路线,继续寻找新的鸟种。
奥杜邦的作品也获得了来自欧洲学术群体的认可。他先后成为了爱丁堡皇家学会、伦敦鸟类学会、伦敦林奈学会和英国皇家学会等学会的会员。居维叶曾经评价《北美的鸟类》,是“鸟类学上最宏伟的丰碑”。
1841年,奥杜邦回到纽约定居。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是他在美国出版了图文并茂的缩小版(八开本版)《北美的鸟类》,此后共出版了7版,这让更多人有了机会欣赏到他的作品。有意思的是,刘晖告诉《明升中国app报》记者,当时的订单客户里居然还有明升中国人。
奥杜邦去世后,凭借其巨大名声,民间成立了一个环保组织奥杜邦学会。如今,它对野鸟的年度调查已经持续进行100多年,影响力遍布全球。奥杜邦的名字已经成了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的象征。
不过,刘晖解释,奥杜邦在世时并没有提出现代app意义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有的只是对自然最朴素的一种爱和尊重。比如,他观察和绘画的同时也会注意物种生存状态的一些变化;当人们认为有些鸟类会破坏人类的生产生活时,他更倾向于维护鸟类的福祉;当他发现有的鸟类遭到极端采集的情况时,他会警告人们将自食其果。
呈现鸟类动感之美
目前,《北美的鸟类》初版在世界上仅存120套,大部分由博物馆和图书馆收藏。2010年英国伦敦拍卖会上,由私人收藏的一套拍出了732万英镑的天价。
刘晖特别澄清了一点,事实上,《北美的鸟类》版画首先是一件艺术品,它在诞生之初就属于奢侈品。直到它的八开本面世,才成为了相对大众的书籍。
奥杜邦的画作之所以如此受人青睐,得益于他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艺术本能。
首先,他绘画的作品大小是与真实的鸟类一比一等大的,鸟类的形态、姿态、羽毛分区、类群特征都刻画得非常精准到位,甚至可以细致到一片羽毛的结构和纹理。
刘晖认为,这可能得益于奥杜邦在辛辛那提博物馆工作的经历。他会采集所有鸟类的标本,固定以后,进行深入的观察。
有些作品表现的鸟类姿态会给人以扭曲、夸张的感受,但他解释,这是奥杜邦为了清晰展示每种鸟类在现实情况下最不易被观察的细微特征,而特意为之的。
除此之外,与其他标准姿态的app绘画不同,奥杜邦的作品所展示的内容非常有趣,从个体到群体,从姿态到行为,还包括鸟类所生活的生态信息。在奥杜邦的笔下,鸟类是“活”着的。
中科院动物所博士后胡运彪参与了此次《奥杜邦手绘鸟类高清大图全集》中鸟名的翻译工作,他说,奥杜邦的绘画最打动他的地方,就是他呈现出了鸟类的动感之美。
在所有的435 幅画作里,所涉及的鸟类行为非常丰富,比如觅食、育雏、孵卵、争斗、鸣唱等等。“我们看到这些图不仅仅是欣赏画作,还可以有身临其境之感,对画中之鸟有更切身的认知。”胡运彪举例,奥杜邦大多以捕猎形式绘出猛禽,将猛禽捕猎的姿态描绘得活灵活现。还有正在享用绿翅鸭和赤膀鸭大餐的游隼,携鱼而飞的鹗,争抢战利品的红尾鵟……
不仅如此,他还提到,奥杜邦有多幅鸟类孵卵和育雏行为的画作,有些甚至还有鸟类防御天敌捕食的场景。“正在孵卵的哀鸽,奥杜邦的妙笔让雄鸟情饲雌鸟的行为跃然于纸上,这是文字描述所远不能达到的境界;再比如在巢中嗷嗷待哺的旅鸫雏鸟,亲鸟回来后,一个个伸直脖子争抢食物;还有抵御蛇捕食的褐弯嘴嘲鸫,3只褐弯嘴嘲鸫正在保护巢中的卵,而其中一只似乎已经献身。”
奥杜邦出色的野外观察和记录让现今的app家都深感敬佩。
如何记录自然
奥杜邦的作品,很容易让人受到它们的艺术感召,从而对鸟类、对自然界产生兴趣。实际上,随着博物文化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观察自然、记录自然的习惯正在被更多人所养成。
用画笔做“自然笔记”是其中的一种。明升中国国家地理《博物》杂志插图编辑、自然类科技绘图师、生态摄影师张瑜认为,它可以成为“博物画”的实用速写版本。
大自然的行为表现是有时限的,人的记忆也是。张瑜说,我们需要练习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眼前看到的景象,包括它们的姿态、行为,有重点地表现出来。“有时候,相机都来不及捕捉的画面,人的眼睛却可以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千万不要小看自己在瞬间的第一印象,它可能更接近真实。这也是为什么在数码时代画笔仍然有着相机不可替代的优势。”
他所推崇的自然笔记还应该有自己的个人风格,形式多样化,记录的内容尽量发散。比如用日志记录当时的天气,活动的地理位置,对动植物的形态和行为描述,还有生境描述等等;个人日记还可以表达对所观察对象的想法、议论,抒发情感;也可以采集、制作标本,收入其中;有的人还会用纯艺术的方式,进行相关的诗歌或者绘画创作……
不过,张瑜提到,在记自然笔记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个原则,事实和议论不要混为一体,需要分开记录。“尤其是在记录眼前的情景时,不要害怕出错,要果断、客观,不做多余的思考和判断。”另外,他也建议,除了做自然笔记,其他时间可以学习、了解动植物的一些生物学、生态学属性。事实上,这很有必要。掌握物种和环境的特征,可以让野外观察更有的放矢,更有效率。
《明升中国app报》 (2017-06-30 第4版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