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血糖监测是指导血糖控制达标的“风向标”,但很多患者往往只重视空腹血糖,而忽视了餐后血糖的定期监测。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餐后血糖升高是导致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由明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慢病关爱基金主办,中华明升手机版会糖尿病分会教育管理学组提供学术支持,拜耳公司支持的“Power+明升中国餐后血糖优化管理项目”2016年项目总结会暨2017年项目启动会,6月27日在北京召开。这一项目突破了传统糖尿病管理模式,创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终端技术手段,撬动糖尿病管理进入“移动健康管理”时代。
我国超过80%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餐后血糖升高,但近半数患者餐后血糖未能达标。对于糖尿病患者养成监测餐后血糖的习惯、从而重视餐后血糖的管理非常重要。“Power+明升中国餐后血糖优化管理项目”于2016年首次启动,患者借助该项目平台,不仅可以轻松记录血糖数据,在线与专属医生进行互动健康咨询,更能接受到个体化的糖尿病教育;同时,医生不仅可以通过明升中国餐后血糖优化管理项目组织线上线下患教活动,更可以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推送科普文章。利用新媒体的高效性与便捷性,患者的餐后血糖管理因移动医疗而获益。
中华明升手机版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与管理学组组长郭晓蕙教授介绍,自Power+项目开展以来,通过全面协调资源,推动了全国百余家医院开展院内外餐后血糖优化管理。通过明升中国餐后血糖管理优化项目App,让患者实现与医生的即时互动,逐步养成餐后血糖监测的良好习惯,进而形成患者血糖档案,为医生个体化设定和调整患者血糖管理目标和方案提供依据,最终加强对病情的认知和管理,app防控,实现餐后血糖管理达标。
郭晓蕙教授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1000多名糖尿病医生加入项目,提供了40000次个性化血糖目标值设定和400000次患教文章推送,召开近1500场线上电话会议和近400场线下患教课堂,累计50000名患者从中获益。通过一年的努力,无论是医患双方对餐后血糖的认知和监测习惯,还是患者的血糖达标率,都有明显的提升:坚持监测餐后血糖的患者比例从30%左右提高到将近60%,患者的整体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都有明显的提升。此外由于移动医疗的灵活方便的特点,为医患双方建立了很好的沟通平台,弥补了门诊就诊在时间和频率上的局限性,密切了医患关系。
为更好地突破传统医患沟通局限,2017年Power+项目全面升级,明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慢病关爱基金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杨晔介绍,将在之前多点式的、只在院外进行的餐后血糖管理App基础上,增加院内血糖筛查项目,并引入最新的动态血糖监测设备,实现院内筛查与院外监测双管齐下,移动医疗与动态血糖监测双剑合璧。
其中院内筛查项目,是于2017年在180家医院内开展每周一次的餐后血糖筛查活动,以引起以引起高危人群对餐后高血糖的关注,指导糖尿病患者合理就医和规范治疗,最终达到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诊断率和治疗达标率,减缓并发症发生,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动态血糖监测项目,是通过明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筛选符合条件的项目医生,发放一套动态血糖监测设备,用于医生体验精准的院外血糖管理,直观的了解患者血糖波动状况,总结管理经验,逐步形成规范专业的餐后血糖优化管理标准流程,为未来餐后血糖的优化管理提供有益借鉴模式和注册。
拜耳处方药事业部明升中国明升手机版部副总裁郎志慧博士表示:“拜耳公司作为明升中国慢病管理事业的积极推动者,不仅致力于改善药物可及性,确保高品质药物的稳定供应,更在长期推进公众慢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意识的普及。面对明升中国高发的糖尿病现状,拜耳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明升中国的糖尿病患者管理和患者教育。我们非常荣幸地支持了POWER+明升中国餐后血糖优化管理项目,为明升中国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提供集诊断、治疗、监测、教育于一体的全面解决方案。”
启动会上,还表彰了明升中国中医app院西苑医院范乐医生、成都市锦江区龙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彭彦医生等多位表现卓越的优秀项目医生。(陈冰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