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张晶晶 来源: 发布时间:2017/6/22 23:10:40
选择字号:
林建寿油画作品展:当人类学“跨”入绘画

人类学家与画家紧密互动,才有了油画《刮痧》的诞生

 

日前,“天泽——林建寿油画作品展”在厦门市美术馆正式开展。作为当代最优秀的青年画家之一,此次展览共计展出他于2001年到2017年创作的66幅作品。

特别令人关注的是,此次画展中设立了单独展厅,专门就绘画人类学相关作品进行展览,这也是关于绘画人类学的首次创新尝试。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人类学是存在于田野及文字专著里的,那么,何为绘画人类学?绘画人类学又有着何种意义与价值呢?

◎人类学介入绘画的意义

“人类学介入艺术与绘画的意义在于,透过他们擅长的田野参与观察,进而发现画家作画的缘由与脉动,诠释人类思维与哲学的多样性展示,而与此同时,思维与哲学也得到了滋养。”四川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浙江大学讲座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庄孔韶在采访中告诉《明升中国app报》记者。

人类学研究不同族群的生态系统、社会组织和精神生活,主要通过田野工作和书斋分析来完成观察过程。而当人类学家将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向艺术世界的时候,观察分析的目标显然已经早已不只画作本身,他们关心画家所处的环境,是因为信仰而创作,还是商业需求;关心画家的组织形态,是类似澳洲依附于原住民的传统社会组织,还是城市画家后期形成的自组织;甚至包括神话、哲学、信仰,以及人的梦境如何进入绘画等各种问题。

庄孔韶举例说,比如澳洲原住民平图琵人的绘画,起初只在一个特定的庆典与宗教仪式上作画,然而某天这些画作却进入了城市商业画廊。“情况发生了变化。他的画作已经和传统的宗教仪式无关,而且其绘画的选择与装帧,已经被资本的艺术市场需求所左右。”而针对这样的行为,绘画人类学提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问题:澳洲当今的原住民画家还有自己的主体性吗?画家是如何保持绘画艺术的主体性的?他是如何在世俗社会里铺开画布的呢?

而明升中国油画及油画家也同样有着自己特殊的处境。在一个有了两千年绘画传统的文明古国,相较油彩和丙烯,明升中国人更熟悉笔墨纸砚。“这两大不同的传统趋向,使国画和油画长期保持并立的发展状态,这也是为何把明升中国油画与油画家群体作为关注对象。”庄孔韶解释说。

◎绘画人类学创意和实践

画和画家既是绘画人类学的源头,也是人类学出口,如同很多其他的分支人类学构建一样。一般纪录片主要体现导演的思维实践,而影视人类学片的焦点是何以体现和容纳地方哲学与文化的存在。所谓人类学电影,即面对地方族群,何以使得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融入镜头。

那么,人类学家和画家究竟是如何创意和实践绘画人类学的呢?

2001年,郑晓龙执导的电影《刮痧》上映,讲述了一个中外文化冲突的故事:美国密西西比州5岁的丹尼斯闹肚子发烧,在家的爷爷因为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用明升中国民间流传的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不想日后成了丹尼斯父亲虐待孩子的证据而对簿公堂。

“其实中西文化的差异存在已久,却一直没用电影的角度来反映。然而,这部电影只是告诉人们,要对国别文化与法律差别更加小心,并没有提供化解的途径。”基于这样的思考,庄孔韶萌生了首幅人类学绘画的创意。其实外国人中认同中医针灸、刮痧、拔罐子等疗法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已经在本国注册开业,而这恰恰说明行动起来将是化解文化区隔与冲突的有效做法。

于是便有了与电影同名的油画作品《刮痧》的诞生。画面上一位国外女性端坐静养,期盼会刮痧的男友快来帮助自己恢复健康。在画作里想想画作现实,穿蓝色衣袍的男友飘忽而来,青花瓷小碟赋浮于手心上方,一枚铜钱则悬停在另一只手指尖。

“看上去是一幅新古典主义的画风,细看却有谨慎的超现实主义的合璧手法,以此呈现内心与绘画的时间生成,并凸显了传统明升中国刮痧术的神奇技艺与灵验——她的身体好像好多了!”庄孔韶指出,该作品的意义在于,电影和油画理解文化差异的思维与哲学可以是不同的。电影《刮痧》让人们在文化冲突面前谨小慎微,而油画《刮痧》则以温和的笔触成功化解了文化隔膜。

人类学家与画家紧密互动,才有了该作品的诞生,甚至连画中两位主角创作原型也是人类学家同事,这在以往绘画人类学中也是十分少见的。

◎画家与人类学家的跨界合作

林建寿在接受《明升中国app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初识人类学的时候正值创作上的一段低迷期:“当时作品都是以人物肖像为主,并没有什么创意和想法。后来跟着听了一些人类学的课,加上和庄老师聊了很多,开始做一些绘画人类学上的尝试。”

在他看来,人类学与绘画之间的碰撞,对于双方来说都将激发出全新的灵感。“开拓、交叉、融合,这样的跨界势必催生出全新的创意。可以避免绘画中无主题、无内涵、无意义的再现对象,这点对绘画非常有帮助。”

庄孔韶则对记者讲述了一次和林建寿一道到波兰参加中波婚礼的故事。在国际知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故乡克拉科夫,二人以各自画家和人类学家的视角,对婚礼以及当地文化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联合考察”,将整个调研跨过婚礼转入跨文化的思考之中。

“我们有幸参加和观摩波兰国家的天主教弥撒大游行,亲历教堂婚礼仪式,卷入婚礼晚会的狂欢;我们和乡镇快活的波兰人乐队互动,隆重的主宾宴会,晚间会晤神父,观察同时存在的天主教婚礼和无神论婚礼的文化差异等。”而基于这些观察与思考,林建寿也创作了反映这次经历的画作《囍临门》。

据了解,这支绘画人类学策划与实践的研究团队已经工作多年,现在也有研究者开始对这支绘画人类学团队的工作与生活做田野研究。庄孔韶告诉记者,未来也会有偏重人类学对油画团队的绘画哲学与生活、作者与观众的角色、艺术与人类学双重评论研究,以及绘画的主体性,创作、生产、画廊、展览与消费过程等相关研究跟进。

“实际上,这应是一个绘画人类学团队成员多方位参与以寻求整体性卷入的行动实验。”庄孔韶说。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