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秦志伟 来源: 发布时间:2017/6/7 9:44:29
选择字号:
“那”山“那”水“那”文化

 

作为传统稻作民族,壮族千百年来以“那”为本,形成了以稻作文明为内核的“那文化”。

“那里好玩吗?”“那排怎么样?”初次听到这些话并且不了解广西壮族文化的人,绝不会想到“那里”“那排”是地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隆安县,以“那”冠名的乡镇村落比比皆是。

“那”是壮族独特的文化符号,意为“田”和“峒”,最初是指水稻田,后来泛指田地或土地。作为传统稻作民族,壮族千百年来以“那”为本,形成了以稻作文明为内核的“那”文化。2015年,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被列入第三批明升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当前,隆安县正努力打造壮族“那”文化品牌,编制了保护与发展规划,落实各项保护措施,壮族“那”文化品牌成为隆安县文化的最亮点。

土地情结与稻田文明

珠江流域是我国稻作文化发源地之一,生活在这里的原住民古骆越人及其后裔各民族,是我国南方稻作文明的开创者。在稻作民族的心目中,土地是最宝贵的财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因土地而转移。最明显的表现便是依田定居,以田论人,用田取名,为田设神。

壮族的村落,多数是依山傍水,面对着田地,除了那里、那排,还有那好、那坡、那马、那上、那叫等。据不完全统计,含“那”字的地名,在广西有1200多处。

壮族先民以“那”命名村落、地方,形成了一个横跨桂、粤、滇、黔和东南亚的“那”文化圈。据悉,在越南北部、老挝、泰国、缅甸和印度的阿萨姆邦等东南亚地区,也广泛分布着冠“那”的地名。

壮族先民适应珠江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把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形成了以“那”为符号的稻作文化。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广西右江下游谷地。

隆安以稻神山为中心的罗兴江、渌水江、右江三角洲区域,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稻作生产、生活和文化的遗址众多,形成了独特的稻作历史文化遗址景观,被学术界认定为我国栽培稻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2012年10月,中科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课题组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提出,分布于明升中国广西的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最近,表明广西(珠江流域)是最初的驯化地点,而非考古学研究长期认为的长江中下游区域。

远古时期,壮族先民古骆越人在这一区域因地制宜创造了“依潮水上下”而耕作的“雒田”生产方式,开辟了我国最早的有相当耕作规模和完备灌溉系统的水稻田。

与此同时,壮族先民古骆越人还创造了石器时代稻作生产的专门工具大石铲,形成了许多流传至今具有独特风情的稻神祭祀习俗和生产生活民俗,成为壮族标志性的稻作农业历史文化景观。

不应只“养在深闺”

在广西各地,弘扬“那”文化的活动异彩纷呈。尤其是每年“四月八”农具节,壮族同胞纷纷暂停生产,身着民族服装,举行祭祀、游街活动,用歌舞表达对土地、耕牛的敬仰感恩之情,颂扬辛勤劳作的精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可以说,“那”文化是壮民族文化的精髓,但多年来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近年来,一批国内知名民族文化专家和考古专家相继对广西壮族“那”文化进行了深入考察研究。“那”文化的挖掘、保护、利用和传承,越来越受到重视。

据隆安县文化馆馆长韦蔚兰介绍,目前该县共有30多个项目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渊源大多与“那”文化相关。

这其中,“那桐农具节”“红良壮族打铁技艺”“稻神祭”“壮族九莲灯”“壮族亥日”5个项目已经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那桐农具节”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5年3月5日,广西专门召开会议,专题部署推进“那”文化的研究、挖掘和利用工作。“‘那’文化的研究、挖掘和利用工作不要等,要‘两条腿走路’。”广西壮族自治区时任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唐仁健表示,一方面加强研究挖掘,一方面加强开发和宣传,要通过多种形式,大力擦亮广西的“那”文化品牌。

近年来,隆安县依托“那”文化重点打造龙虎山及布泉河田园、更望湖等自然景区的周边村屯示范点,构建“建好一个新农村,带动一批农家乐,致富一方老百姓”的发展格局,努力实现生态乡村与观光旅游同步发展。

如今,伴随“那”文化魅力绽放,隆安生态旅游声名鹊起,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越来越多的山区少数民族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那”山“那”水“那”文化,迎来了春天。

(秦志伟整理)

《明升中国app报》 (2017-06-07 第8版 区域)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