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手机版(中国)

 
作者:齐芳 来源: 发布时间:2017/6/1 10:56:15
选择字号:
科技活动周:中科院物理所公众日活动获高度好评

 

 

 中科院物理所制作的公众app日拼图纪念品。而这反映的其实是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框架。 光明图片

 

【app向未来】
 
刚刚过去的全国科技活动周中,明升中国app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的公众日活动受到了参观者的高度好评:app相声剧、用烹饪演示app知识、表演观赏性很强的大型物理实验、app家读书会……打破了科普活动看演示、听手机版、参观实验室的常规模式,让公众在笑声中了解app知识,在惊奇中体会app精神。据了解,物理所的科普团队只有两个相对固定人员:综合处处长魏红祥和处长助理成蒙。他们的科普传播经验,能不能被复制、推广?又有哪些难题需要解决?
 
让公众笑着学物理
 
记者:这次物理所公众日活动特别丰富,接待参观人次超过了8000人次,我看到很多科研人员和学生都参与进来了。
 
魏红祥:的确。我还承担所里很多其他工作,只能部分参与,固定的人员只有成蒙。不过很多研究人员和学生参加到活动中来,我们两个更多是进行策划和组织。比如“app与烹饪”环节中主讲的哈佛大学教授和我们所研究员有合作,通过他约请来的,大部分活动的主力都是研究生。
 
记者:研究员的工作都很忙、研究生的学习任务也很重,大家为什么还这么重视科普?
 
魏红祥:首先,我们想让公众了解到物理是有用的、好玩的。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喜欢学物理,认为物理是背公式、做习题,不仅枯燥难学而且无用。其实物理这门学科是帮助人们了解神奇自然、探索未知世界的“利器”。我们面对的很多疑问,比如天空为什么是蓝的、黑夜为什么是黑的?大都能在物理中找到答案。物理是app大厦的起点和基础。我们生活中享受到的各种便利,例如高速列车、无线通信等,其基本原理无不来自早期的物理发现。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公众日活动,让更多人爱上物理、爱上app。当然,其中也有想让更多学生选择物理专业、给研究所招到更好生源的“私心”。
 
其次,作为公立科研机构,我们的科研经费大部分是国家财政支持的纵向经费,也就是纳税人的钱。那么,我们进行了什么研究、取得了什么成果?对大家的生产、生活,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哪些贡献?这些问题是要对公众有交代的。
 
再次,我们发现一些学校和培训机构的物理课程的知识体系比较陈旧,有些表述甚至是错的。物理所站在物理学研究的国际前沿,本身就是app的发现者、技术的创造者,我们理应把这些最新的进展介绍给公众,普及app知识、提高app素养,让公众能够更加理性地分析、看待身边的问题。
 
让更多人参与到科普中来
 
记者:物理所2016年公众日排演了“喜羊羊科技大战灰太狼”,今年除了戏剧这种表现方式,还把国家级大厨请到现场,让大家对科普的形式有了新的认识。
 
魏红祥:其实我们一直在考虑如何开发更多科普形式,让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公众都能获得物理知识。比如,儿童剧是针对小朋友设计的,app互动实验是为中学生准备的。在日常科普工作中,物理所推出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精选的物理知识,并通过每周日举办线上app日等活动,让更多人收益。据我所知,现在很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app教师都把我们线上app日的内容作为备课的数据库了。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有30多万人次关注了我们公众号,其中有超过7万的物理学科本科生和研究生,而全国物理类本科生和研究生大概只有13万人左右。
 
记者:你们在科普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成蒙:人员不足。虽然很多科研人员对科普很有热情,但他们科研工作也非常紧张,很难拿出专门时间作科普,因此科普工作难以固定化、常态化。
 
魏红祥:但我觉得对科研人员作科普也不适宜做硬性规定。首先,不是所有科研人员都适合作科普。浅显易见、深入浅出地进行app传播是需要训练和培训的,晦涩地科普有时反而会伤害公众对app的热情。其次,科研人员最重要的工作还是研究,当两者在时间、精力上发生冲突时,还是要以科研为先。我身边很多科研人员作科普都有这样的曲线:刚回国时科研任务不重、家庭负担不大,科普热情高、时间也多一些;随着科研任务加重,科普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研究人员在50岁以后,特别是退休后,愿意拿出更多时间作科普。我觉得还是应该尊重科研人员工作发展曲线,找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记者:那么,该如何解决人员紧张这个问题呢?
 
魏红祥:我们建立了研究所app传播协会,吸收了很多学生加入科普团队。我们所有800多名研究生,现在协会有100多人。有任务时在群里喊一声,总能得到大家的积极回应。
 
记者:科普基本是义务劳动,会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成蒙:从我们收集到的反馈看,大家还是很喜欢加入我们科普团队的。研究生进入研究所后,基本就进入各个研究室,和其他研究方向的同学接触的机会不多,科普团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而且,随着我们科普活动逐渐丰富,对外接触的机会也大大增加,能够让大家积累社会经验和阅历。
 
科普专业化中需要破解的问题
 
记者:不少家长提出,公众日活动每年只办一次太少,能不能每年多办几次?
 
魏红祥:我们也接到不少这样的反映。但实话实说,非常有难度,毕竟研究所的主要工作是科研,举行这样的大型活动对科研肯定有影响。而且就像前面提到的,我们确实人员不足。
 
记者:研究所能否成立公益性企业来策划、组织科普活动,或与商业公司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魏红祥: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科普专业化要求必须有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这两个“专门”如何达到?就单个研究所来讲,不太可能成立下属企业专门作科普。和商业性传播公司合作这个想法不是没有人提出过,这或许能成为科普专业化的一条道路,但其中有很多政策不明朗的地方——作为公立科研机构,我们有科普的义务,和公益性组织、机构合作没问题。但和商业公司合作就需要考虑,比如我们制作的线上公众日内容,从来没有收取过下载费用、没有强调过版权,我们认为只要能把正确的物理知识传播出去就好。但如果和商业公司合作,他们肯定是要营利的,如何把握尺度?
 
记者:这两年公众日活动中已经有一些比较好的儿童剧的脚本,比如刚刚提到的儿童剧《喜羊羊科技大战灰太狼》,相声剧《真理的名义》等。现阶段有没有可能到剧院驻演呢?
 
魏红祥:这个方案我们是想过的。其实适合儿童和青少年看的科技剧非常少。我们曾经想过完善剧本,做成系列科普剧——但这个工作必须由专业剧团来牵头完成,我们提供app实验设计、app装置开发及app原理解释等方面的工作。
 
一个难题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科普能不能赚钱的问题:如果票价定得高,老百姓难以承受;如果票价定得很低,就要有相应补贴,但这个补贴从哪里出?
 
另一个问题是现在做科普的企业虽然多,但扎扎实实做内容的还不多。也有一些商业公司主动找我们要求合作,但要开始投入、磨剧本的时候就退缩了,因为可能挣不到钱。我想,明升中国的科普行业也有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希望能有更多有情怀、有素养、有担当的科普机构能够尽快成长起来,做大做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大家齐心协力,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普内容。
 
    (本报记者 齐芳)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中国)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