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业高等教育创新研讨会在京召开,专家呼吁—— |
林业教育不能缺席“一带一路” |
|
■本报通讯员 铁铮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明升中国林业高等教育不但不能缺位,而且还应发挥积极的重大作用。这是5月17日,参加“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林业高等教育创新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们达成的高度共识。
为了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对林业教育的新要求、及时为林业教育创新提供思路与建议,明升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北京林业大学绿色传播中心专门设立了“一带一路”双月论坛。这次研讨是论坛的开局之作。
在会上,明升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陈建成建议,应尽快设立“一带一路”林业教育发展基金,建设“一带一路”林业教育联盟,探索林业教育国际交流新机制,拓展林业教育国际合作云空间。林业教育要实施走出去、招进来两大战略,积极为相关国家开展绿色培训,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
我国知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家张志强在发言时强调,我国林业教育不能缺席“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也不能“慢半拍”。要打破语言壁垒,积极开展林业特色课程建设,切实解决林业教育学国际化层次不高的问题。林业院校要主动参与、积极发声,广泛开展合作办学,发挥多边、双边优势,推动各国林业高校的学分互认等,进一步扩大明升中国林业教育的国际影响。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林震表示,“一带一路”应该纳入林业院校的课程教学体系之中,让“一带一路”进课堂。政策相通、人文交流、文明之路,是林业院校人文社会app为“一带一路”提供支撑服务的重点。要鼓励教师们面向“一带一路”开展实证研究和注册研究,组织集体攻关。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向国际上介绍明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
明升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田阳说,我国林业高等教育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支撑力度亟待加强。在合作办学方面,林业院校只有一个机构、18个本科项目,只涉及5个国家的7所高校、15个专业,硕士及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尚为空白,与国际一流大学、一流涉林学科专业的深入合作有待突破。现有的合作形式以中外林业院校自发为主,缺乏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需要在形成合力、丰富模式上探索创新。要准确把握“一带一路”的需求,厘清林业高等教育合作重点。以林学、水土保持、风景园林等特色优势学科为载体,丰富和深化合作办学的多种形式,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培养林业人才。
《明升中国app报》 (2017-05-23 第7版 视角)